文 / Christy Chia
翻譯 / 曾麗珍
日期 / 2024年6月
(譯者按:美國幾份基督教雜誌發表調查報告,從高中到大學,教會青少年的流失率達60%,這個數字非常驚人。豐榮團契邀請Christy在網頁撰文,分享她對這個議題的觀點,大家可以點擊英文版閱讀原文,以下是中文翻譯)。
從題目來看,或許你已知道我將觸及甚麼議題。但在這篇文章,我不會提供廣泛性的報告,抑或綜合資料來解答為何很多年輕人離開教會?倘若你對這個題目有興趣,坊間有許多資源可供參考,有些機構對青少年議題有很深入的探討,例如 Fuller Youth Institute (富樂神學院附屬的青少年事工)。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分享我作為傳道人的孩子、曾經離開過教會, 後來回轉成為一個傳道人的故事。
神、教會、曾經的我
我與教會有過很複雜的關係。有一段時間,幾乎每個星期日我都想休息,不出席聚會。對我而言,基督徒和教會都令我感到受傷,絕對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甚至某些時候,在教會最無法感受神的存在。當然,無論在教會內外,我仍然愛神,而且已將一生奉獻給神,跟隨祂的呼召。
稍作回顧,我是家中第五代傳道人。童年時,我很喜歡參加媽媽牧養的教會。我們一家人開心地在教會事奉。少年時,我曾對自己說,永遠不會做牧師。這並非我不喜歡教會或信心問題,乃是因為我害怕在公眾場合演講。高中到大學的階段,我在幾間教會參與不同類別的服事。只是,仍然沒有當傳道人志向,更不會考慮兒童或青少年的牧養。大學第三年,禱告中我將自己未來的事業交給神決定。神非常幽默,峰廻路轉下,我竟然成為一位事奉青少年的傳道人。
大學畢業後,因經歷教會所帶來的創傷,有一段日子非常困擾,沒有選擇下,我離開了教會,並長達三年不再參加聚會。最初,還努力地尋找新教會,曾造訪過十間,甚至一天去往兩家。經過一段時間,仍感覺不到溫暖與被愛,始終覺得無人理會、沒有安全感。在教會所受的創傷從未得到醫治,反而越來越不堪。 2020年初,感覺教會成為我與神之間的障礙,不再參加似乎是最佳選擇,於是我停止了聚會。甚至懷疑自己從此不再重回教會。
年輕人為何離開教會?
年輕人離開教會涵蓋各種原因,有些人離開是因為需要時間和空間來處理自己的人生;或者感覺不受歡迎;甚至覺得信仰不切實際、有其他選擇;也有像我一樣,認為教會是個既沒有愛又令人受傷的地方。離開教會不應感到羞恥,或因此被看作「非基督徒」。
信仰,絕對比教會的出席數字大,神並不受限於教會。無庸置疑,倘若當年我沒有離開,今日的我一定截然不同。那些年,當我離開教會、懷疑自己是否會回轉,甚至不想再回去的日子,神仍然與我同在。我依舊相信神,與神的關係仍不斷增長。撇開那些令人難過的經歷,我相信教會應該是一個有愛、有神同在的地方。任何年齡層都可以在其中認識神、得到信心增長;亦能在當中找到彼此支持、同行的群體。教會要關懷年輕人,以下是我從經驗中提煉的一些想法與感受:
不要用過份屬靈化或高言大智的理論。信仰要與生活息息相關,教會是一個社群,要以公平彼此對待。
不要着眼雞毛蒜皮的小事,低估年輕人,或對我們所做的視為理所當然。要建立年輕人的信心,授權去事奉、參與領導與決策。
不要按你心目中的理想去要求並企圖改變一個人。幫助年輕人成為神所創造的、獨特的人,即使這個人與你所期待的有所不同。
不要假冒為善,批評論斷而沒有愛。用神的愛來愛年輕人,陪伴走過成長的路。
當年輕人迷惘,對聖經、信仰、神學、或教會有所懷疑的時候,請不要羞辱或離棄。試著去理解;信仰受衝擊是邁向更深入、更成長的過程。讓我們感受到愛和接納,無論變成如何,請繼續愛我們。
總而言之,年輕人在成長階段面對很多問題;包括適應新環境、新事物,以及成長帶來的困惑和生活上的掙扎。照我們的本相接納,提供成長的空間,讓我們確知,你會一直在旁邊支持。當面對信仰困惑時,首先關心我們如何去面對,而不是只講道理,光着眼於所信的是甚麽?給年輕人機會去貢獻社區,多認識、了解,以謙卑的態度陪伴我們走人生路。要知道沒有人是完美的,包括年長的一代。當衝突發生時,最優先考慮的是與年輕人維持長久關係,而不是先考慮對錯,或堅持你已有答案。讓教會成為年輕人感受到神的愛,和被接納的地方。
Christy Chia
曾任聖地牙哥中華聯合基督教會Chinese Community Church青少年及家庭事工部傳道人,富樂神學院 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 博士生。特別關顧婦女、有膚色的族群,及在教會曾受傷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