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許英黎
日期 / 2025年2月
寫這篇分享文時,筆者剛從香港過完年回到柬埔寨。放假期間,當自己能與家人團聚時,偶然會想起我們的服事對象,特別是「二家姐」。
前陣子,同工告訴我,很想幫助一個17歲的服事對象建屋,邀請我到她鄉下的家去看看。根據我們的建屋原則,她(二家姐)是不符合條件的,但我還是隨著同工前去。
下車後,我們沿著兩旁長滿雜草的小斜路走到她家。映入眼簾的是雜草叢生的荒野,旁邊是一間已經廢棄的屋子。如果屋子的定義是有四道墻壁及屋頂的話,二家姐的屋子只能算是一個住棚。因爲她的屋子除了屋頂,只有左右及後面的三道墻。這意味著,蛇蟲鼠蟻與走獸可以隨時入侵,住在裏面的人並不安全。這種不安全感,我們實在很難想象。記得當年我向神確認柬埔寨就是祂要我去的地方,但又不確定是哪個省份時,我曾問神:「將來的屋子是否可以鎖門窗?」
但萬萬沒有想到,危險不是來自外面的走獸,而是來自「屋内」的生父。探訪過程中,同事告訴我,很多個晚上,二家姐為了逃避生父的性侵,選擇藏身在田野的樹下或躲進厠所……。這種日子足足歷時12年,意味著這悲慘的境遇從她5歲開始。更令人髮指的是,受害者還有她的妹妹與姊姊。
離開這個已被廢棄的所謂住棚,我坐上村長的摩托車,眼淚簌簌地流下。腦海裡不斷浮現一個可能7歲、9歲或11歲的小女孩,在暗夜裏,一個人孤零零地躲在樹下,寧願冒險走進野獸潛伏的山野,為的是逃避家裏的「禽獸」。那種恐懼、孤獨、無助與心碎就這樣在無盡的荒野與黑夜中漫延。往後幾天,甚至到現在,這畫面仍深印在我的腦海。
常有短宣隊問我:「這麽多需要幫助的人,你們能幫到多少?你覺得你們能改變這個社會嗎?」是的,我們幫到的數目實在有限,甚至不敢奢望能改變這個社會。但珍惜每個神帶到我們面前的生命;竭力完成神所賦予的使命。在女兒之家8年,傷心難過的個案多不勝數,有時的確讓我們感到乏力。但正因如此,每次走進女兒之家,一個一個綻放的笑臉、熱情的擁抱、自信的臉龐更顯珍貴,成爲我們繼續走下去的最大動力。
備註:姐姐已經結婚,妹妹現與祖母居住,本想讓她來女兒之家,可惜宿舍已經額滿。

許英黎
Heather Hui
基督豐榮團契東埔寨
宣教士
現任東埔寨事工代理
工場主任暨女子學校
小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