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謝挺博士 Dr. Chloe Sun
翻譯/ 蔡允瑤
日期 / 2025年3月
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我坐在英語禮拜堂旁邊的一間小房間裡哭泣,手中抱著我剛出生的寶寶,而我的丈夫正站在禮拜堂的講台上講道。
當時我和丈夫剛從神學院畢業,他獲得神學碩士(Master of Theology)學位,而我則同時獲得道學碩士(Master of Divinity)和神學研究碩士(Master of Sacred Theology)。我受過傳道和牧師所須具備的所有訓練,但畢業後,我的丈夫很快成為一名牧師,而我只能成為師母。
這種「買一送一」的交易,在多數華人教會是司空見慣。當時一股憤憤不平的感覺湧自心頭,我向神抗議:「這太不公平了」!
教會中男女不平等的待遇,不僅因為文化價值觀裡,認為女性應該順服男性;也來自神學觀和教會傳統,這些都影響教會如何看待和對待女性。
作為一名舊約教授,我在本文將探討舊約如何看待女性。當中既有負面的聲音;也有正面的看法。我希望教會繼續進行有關這方面的對話,從中獲得益處。
舊約裡有關女性負面的描繪
自創造之初,神便設立了好與不好的標準。六天創造完畢,神看著一切都甚好(創一31)。到了第二章,神說:「那人獨居不好」(創二18);又吩咐他們不可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創二17)。
夏娃卻將自己看為好的標準來代替神的標準,聖經對女性負面的描繪從第一位女性就開始了。創世記第三章6節這樣記載:「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夏娃的選擇影響了整個人類,「女人是邪惡」的觀念也因此形成。
在以色列的律法中,女性的價值低於男性,女性是30舍客勒,而男性則為50舍客勒(利廿七2-5)。女性比男性更為不潔,如果生下男嬰,母親會七天不潔;若生下女嬰,不潔期為兩週(利十二1-5)。關於女奴和男奴的法律也不同;人若賣女兒作婢女,婢女不可像男僕那樣獲得自由(出廿一7)。
在舊約每當以色列被擬人化為女性時,這種負面的描繪就特別明顯。若他們背道,就成了跟隨別神的淫婦,神直接稱她為「妓女」(結十六35),並形容她為「行淫的妻,寧肯接外人,不接丈夫」(結十六32, 35)。在《箴言》中,淫婦被指為智慧的反面,代表著死亡,並引領人走向陰間(箴十九13-18)。
希伯來文聖經的三部分:律法書、先知書和聖卷中,女性的形像多以邪惡、滋事、有罪、不潔和淫亂來描繪。
舊約裡有關女性正面的描繪
在許多教會,信徒似乎不假思索就認同女性的負面形象,遠比正面的形象為普遍。
保羅在提摩太前書說「我不許女人講道」(提前二12),成為了只有男性才能擔任領袖的神學依據,卻沒有考慮到保羅這番話的文化背景。當時,教會中的女性因沒有機會受教育,不懂社交禮儀,在聚會時談話,干擾秩序,因此保羅勸她們在會中要安靜。
我們需要同時考量聖經的神學觀點與文化背景,才能對神如何看待性別有一個平衡的理解。女性的負面形象在聖經似乎普遍存在,但舊約的《五卷書》,也稱《彌基錄》(Megilloth),即《路得記》、《以斯帖記》、《傳道書》、《耶利米哀歌》和《雅歌》卻提供了另一種相反的視角。
路得是「摩押女子」,這帶有歧視意味的標籤使我們想起以色列人被摩押女子誘惑而行淫亂的事(民廿五1)。然而,路得對婆婆的忠誠、對以色列神的信靠,以及她殷勤的美德,表明了她是一位賢德的女子(路三11),可與《箴言》卅一章中才德的婦人相提並論。她的品格破除了過去以「淫婦」形容摩押女子的標籤。
同樣,以斯帖通過她的勇氣與決心,從一個無助的孤兒,轉變為一個滿有行動力與權威的女子,她不惜冒生命危險拯救自己的同胞免於種族滅絕。以斯帖成為了一位女英雄,推翻女性無能且低於男性的觀點。
《耶利米哀歌》以錫安女子的聲音講述耶路撒冷的毀滅。她代表一位女性罪人的聲音,聖經給她空間,把為罪憂傷的心情表達出來。她一再承認自己犯了罪(哀一5, 14, 18, 22),同時也訴說所經歷過不公正的懲罰和難以承受的痛苦。通過痛苦的聲音,她否定了女性無價值的形象,指出婦女即便犯罪,仍然擁有尊嚴,有權利對不公的待遇提出抗議。
《雅歌》是一首情歌,女主角自由開放地表達對心上人的傾慕。她說話比男主角多,且對方說話的內容全都與她有關。她的表現說明女性乃神的創作,是祂所喜悅的,也破除了女人是「淫婦」的刻板印象。總體而言,《五卷書》中的女性形象與舊約其餘書卷對女性的負面描寫形成鮮明的對比。
作為一名女性,我留意到以上兩種對立的聲音同時在聖經中存在。
神的心意是讓基督的身體(教會)彰顯造男也造女的完整形象,可惜很多教會就像一個只有父親、沒有母親的單親家庭。表面看來,教會運作照常,沒有問題;但凡經歷過雙親撫養的人就會明白,母親表達愛的方式與教導的方法不同於父親,兒女需要兩者的結合。
令人惋惜的是,會眾在講台上只見到男性領袖,無法看見神完整的形象!
致教會男性領袖
一位男牧師曾經說過:「看教會如何對待女性,就知道它是否健康。」教會需要明白聖經對女性的身份與角色有怎樣的教導。神創造亞當和夏娃,本意是要建立一個相輔相成的互補關係。神造了亞當以後,覺得他獨居不好,就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二18)。要留意的是希伯來文「幫助者」(azer)一詞非指次等的地位,因為在舊約神常被稱為祂子民的幫助者(詩 一二一1)。
女性在領導、思考、言語、交往和表達的方式上與男性不同。如果男女都參與教會領導,會眾便能夠看到神國度更完整的圖畫。尤其在亞洲和美國的亞裔教會中,掌權者仍以男性為多數。男性領袖和牧師應責無旁貸地在講台上為姊妹發聲,總比姊妹為姊妹發聲效果更好。
我有幸得到一些男性牧師的鼓勵,不僅在母親節,也在其他主日請我講道。神學指導實踐,我認為教會的男性領袖和神學教育者都應為男女共同領導、和諧合作來發言。
致教會的女性
對女性來說,發言或沉默;主導或順從;站出來表態或隱藏自己之間,實在很難找到平衡。若太過強勢,可能會面臨被「打壓」的危險;若太過安靜,則可能陷入被忽視的困境。在任何事工或工作環境中,有獨立主見的女性很容易被視為有爭議性、越界或動機不良。
然而,我們需要對自己在主裡的身份有把握,了解神給予的恩賜,也要以智慧來貢獻所長,與他人同工合作。
在我獨自飲泣那件事之後第二年,我申請了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在神學院教書直到現今。我選擇在自己教會以外的領域事奉,以此來回應神對我服事普世華人教會的呼召,這樣就減少了我因自己教會的性別歧視而有的掙扎。
然而,每當我看到許多教會仍然存在性別不平等,內心就會為那些有恩賜的姊妹感到傷痛。她們辛勤服侍,卻得不到與弟兄同工同酬的事奉機會。為了支持那些無法得到公平對待且經常要面對性別歧視的姊妹,我決意把教會與性別議題放在我的教學課程裡,幫助學生們成爲傳道人後不要重蹈覆轍。
聖經對女性有正面和負面的聲音,我們不能只聽一面,對另一面卻聽而不聞。所有的聲音都是重要的,女性若不能獲得適當的服事空間,神國度的彰顯就會很不平衡。我鼓勵教會領袖積極參與性別議題的討論,關注教會中性別偏見的情況,反思自己的神學觀點及文化傳統如何影響我們對性別的定位,並思考如何在聖經的光照下進行修正。
我期待看到基督身體的豐榮,男女在一起和諧的服事,彷彿一首美妙的二重唱,向神獻上讚美。
本文獲作者同意翻譯自英文原著”Listening to Women in the Bible, in the Church
https://www.inheritancemag.com/stories/listening-to-women-in-the-bible-in-the-church.

謝挺博士
Chloe Sun
在美國先後取得道學碩士、神學碩士、哲學博士學位。曾任美國正道福音神學院舊約教授。現任美國福勒神學院舊約教授、中華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