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心─從耶穌的生命汲取屬靈智慧

文 / 林怡青
日期 / 202412

每年的聖誕節,當燈飾、聖誕歌聲與慶祝活動充滿街頭巷尾時,我們的心或許也會被這些熱鬧氛圍所感染。然而,在忙於外在形式的同時,我們是否曾停下腳步,重新思考這個節日的核心意義?聖誕節的本質,不在於裝飾和禮物,而在於耶穌基督的降生及祂彰顯的屬靈價值與智慧。

腓立比書二章611節記錄了一段被稱為「基督頌」的經文,以優美的詩歌形式,深刻描繪了耶穌基督從降卑到被升高的過程。這段經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透過這段經文,我們可以從耶穌的生命汲取三個寶貴的屬靈智慧:放下權利的心、謙卑順服的心,以及榮耀歸神的心。

一、 放下權利的心:至高者的選擇 

「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腓二 6-7

耶穌本有與神同等的尊榮,卻選擇放下祂天上至高的地位,降卑成為人的樣式。祂的生命開始於卑微的馬槽,結束於十字架的羞辱。這位創造萬有的主,甘願承受人間的軟弱與苦楚,不為自己,只為完成天父的救贖計劃。 

放下,是耶穌道成肉身的核心。祂不將自己的地位視為必須抓住不放的權利,而是選擇為愛捨己,與我們同在,並承擔我們的罪。正如經文所說,「強奪」不僅指爭奪,也表達了「執著於抓住」的含意。耶穌的生命態度啟示我們,我們是否也能像祂一樣,放下對權利、地位甚至執念的緊抓不放,去承載更高的使命?

生活中總有許多難以捨棄的事物,可能是地位、驕傲,甚至是個人的舒適圈。然而,真正有意義的生命來自於為他人而活的選擇。非洲之父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便是一個美好的見證。這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醫生、傳教士和神學家,本可在德國過著舒適富裕的生活,卻選擇放下一切,投身於非洲的醫療與福音工作。透過他的生命,我們看到,放下並非損失,而是彰顯愛與使命的途徑。

二、 謙卑順服的心:成就神的旨意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腓二 8

耶穌的一生,是謙卑與順服的完美典範。祂接受約翰的洗禮,為的是「盡諸般的義」;祂治病趕鬼,卻叮囑人不要宣揚祂的名;祂甚至屈身為門徒洗腳,以行動詮釋僕人領袖的真諦。即使面對十字架的巨大痛苦,祂仍然選擇順服天父的旨意,完成救贖的使命。

在現代社會,謙卑和順服常被誤解為軟弱。然而,真正的謙卑源自內心的力量,而順服則是一種對更高旨意的全然信任。耶穌的謙卑與順服,並非因軟弱而來,而是出於對天父完全的信靠和深沉的愛。祂用生命教導我們,順服並不意味著失去自我,而是選擇將自己的意志與神的旨意對齊,並敏銳地關注他人的需要。

保羅在腓立比書二章 3 節勉勵我們:「不要自私自利,也不要貪圖虛榮,只要存心謙卑,個人看別人比自己強。」這句話提醒我們,謙卑順服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與他人建立健康關係的基石。無論在婚姻、家庭,還是職場中,我們是否願意放下自我中心的態度,以謙卑的心傾聽他人?是否願意順服那些符合神心意的愛與真理?唯有謙卑與順服,才能讓我們的生命更貼近基督的樣式。

三、榮耀歸神的心:生命的終極目標

「所以,神將祂升為至高,又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二 9-11

耶穌的升高並非祂追求的目標,而是天父對祂謙卑順服的回應與肯定。「所以」這一連接詞清楚表明了因果關係:因為耶穌的順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因此上帝將祂升為至高,賜祂超乎萬名之上的名。這既是祂配得的,也是上帝恩典的彰顯。

耶穌在世上的一切作為,從降生到復活,無不以榮耀父神為目的。在約翰福音 十七章1 節,耶穌禱告說:「父啊,時候到了,願祢榮耀祢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祢。」這段禱告清楚地表明,耶穌生命的最終目標是彰顯神的榮耀,並藉此使世人認識神。祂的謙卑與順服,祂的愛與犧牲,都是為了將榮耀歸於神。

榮耀神並不僅僅在於宏大的舉動,而是能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當我們選擇饒恕;選擇愛那些不可愛的人;或在困難中依然信靠神時,我們就是在榮耀祂。我們的言行若能顯出耶穌基督的樣式,便能吸引人來認識祂,這本身就是對神榮耀的彰顯。

放下權利,選擇謙卑順服,並不是為了交換神的獎賞,也不是為了獲得世人的讚美,而是單純地因為這樣做能彰顯神的榮耀。當人們放下自我,讓神在生命中掌權,我們就成為祂榮耀的器皿,為祂作見證。我們是否願意在每一個決定和行動中,選擇榮耀祂,而非彰顯自己? 

聖誕節不僅是一場慶典,更是屬靈生命更新的契機。願我們效法耶穌,以放下的心、謙卑的心和榮耀神的心,活出更有意義的生命,成為世人認識神的管道。

林怡青
Sophia Lin


傳道人,曾是中國信徒佈道會的宣教士,現任基督豐榮團契靈命塑造事工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