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走過憂傷路(上)

文/ 葉美珠(口述)
編/ 楊玉華

當我們經歷到親友的喪失/死亡之後,是如何面對與處理悲傷?身為教會牧者,如何能實際地幫助會友們真正走過憂傷,並且有力量可以繼續往前?

「伴你走過憂傷路」支持小組源起

過去這四、五年來,透過「伴你走過憂傷路」的教材和支持小組,我們帶領了一些經歷親人過世的人,幫助他們思考和面對哀傷,陪同他們走過這段傷逝歷程。

我之所以研究「悲傷處理」這個題目,有兩個原因:第一,我曾在美國牧會約十五年之久,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身為牧者當遇到會友有親友過世時,我們能做的大概就是陪伴他從進出醫院直到喪禮結束,之後就很難繼續做跟進的工作。可是他們真正難過、哀傷其實是喪禮之後,若要深入一對一關懷,需花很多時間,而且我們對這方面的認知很有限;即使去探訪喪家,也只能聽聽他講,並無法做些甚麼。於是我就思想:到底有沒有一些實際的方法和途徑,可以幫助他們真的走出來,而且可以遇見神?

大約四、五年前,我在洛杉磯的華人社區裡舉辦一些講座,我們教會和角聲癌症協會合作服務社區,幫助一些因罹患癌症而去世者的家人;來參加的成員有些是基督徒,也有些是不信主的。當他們在小組中彼此分享時,我發現透過這個方式是一個很好的走出哀傷和傳福音的管道。

第二,我的母親卅三歲就因癌症過世,當時我才三歲,上有個哥哥姊姊,因為家人一談起就會很難過,所以一直都不太願談這事。從小到大,這對我就像是個不能提的祕密。直到我在神學院唸書的時候,開始接受心理輔導,做一些比較深入的屬靈的操練,並有機會接受內在醫治的裝備──那段期間,神大大醫治了我;如果沒有人聽我講,我沒有接受心理輔導,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當我願意把這心中深藏已久的痛告訴主,在操練經歷和神同在的過程當中,神用很多愛來填滿我裡面的需要,也透過學校裡教授內在醫治的老師及教會中的弟兄姊妹們為我禱告;慢慢的,我終於能夠走出哀傷,這是我生命中很大的突破。

因著社區的需要,加上我在牧會的經驗,以及我個人的經驗,所以我就整合了內在醫治、屬靈操練和心理諮商三部份,設計了「伴你走過憂傷路」的教材,開始了這個名為「伴你走過憂傷路」的小組。那時候我有一個信念:「主啊!我只能陪他們一兩個月的時間,可是我盼望他們可以遇見你,你可以陪他們走一生。」

一、喪失/傷逝

人生中所有的「失去或失落」,最大的就是死亡。人生會經歷很多的失落,例如工作、健康、財富、地位等等,但因著死亡而失去家人的,是最大的痛傷。因此今天特別要針對親友死亡的「失去」談起。

面對家裡的「傷逝」──親友過世,中國人在感情表達上向來比較含蓄,不容易流露悲傷的情緒。在家庭裡,當你經歷到親友的喪失──死亡之後,你是如何處理悲傷的?以下將分三個部分來談:
1.傷逝的定義?
2.傷逝歷程(正常的、未處理的)
3.健康地走過哀傷

我們需先瞭解相關名詞的解釋與定義:

1.喪失──失去曾經所擁有的人事物;
2.哀傷──因喪失而經歷到一連串身心靈反應,有許多憂愁傷痛;
3.傷逝/慟──因親友死亡所帶來的哀傷。

其次,當我們談到傷逝,可能會有一些迷思:

1.成熟信徒不需經過哀傷的歷程?靠主剛強?
2.傷逝一段時間後若還有眼淚和憂傷是弱者的表現?
3.傷逝者的哀傷在喪禮節結束後就會恢復?
4.傷逝經過時間會自動復原?
5.經歷傷逝後讓他/她忙碌事奉後可以忘記痛苦?

成熟的基督徒是否不需要哀傷的過程,靠著主就可以剛強?當然不是。很多時候,看到一些傷逝者仍然很哀傷難過時,因我們牧者的責任就是要把他們帶到神的面前,所以希望他們一直都能夠很剛強,或是希望過了一段時間就能像聖經所說的靠主剛強,站立得穩;也有很多牧者反而加添傷逝者很多的事奉,讓他覺得可以做很多,以為這樣他就沒有時間去想念亡者。事實上不是這樣。這些都是不正確的。

時間並不真正能醫治一切,傷逝者需要的是一些方式和過程。

案例一:
一位組員的先生突然心肌梗塞,短短幾個鐘頭內就過世了,教會的弟兄姊妹去到她家,希望能安慰、幫助她。她那時非常難過,然而當時人多又有不熟的人在場,她真的很難哭出來。喪禮完當天,她很難過地坐在那裡哭時,有人就安慰她說:「其實妳應該感到安慰,因為妳先生現在在天上好的無比……妳應該可以感到釋懷。」當時候她很想講一句話,「那為甚麼你不去天堂?」

案例二:
有位姊妹和先生都是教會非常重要的同工,也是小組長,夫妻倆原是一起服事的;當先生突然過世時,她仍要服事同一個小組,所面對的都是一對對的夫婦,難度是非常的高,然而她的小組過年要舉辦三天兩夜的家庭退修會。她是小組長,理所當然,她在悲傷之際,還要扛起這主辦的責任。如今她所要面對的關係已經與過去完全不一樣,她一方面帶著傷痛,一方面還要事奉;可能我們作牧者沒有想到,這對她其實是相當殘忍的。

所以,牧者們需要站在傷逝者的立場去設想,一個服事者(他/她)正處於甚麼景況當中,有哪些層面的需要,是否適合承擔此時的事奉性質。

Dr.  Archibald Hart 說:「許多的『沮喪』是因生命中未曾處理『失去』和『哀傷』的累積。」我們生命當中有許多的失去、失落,若是沒有好好處理,就會造成沮喪。現在沮喪已居全世界心理疾病的第一位。許多人因為沮喪而無法工作,在二○二○年將會成為社會與家庭最大的經濟負擔。

中國的詩人蘇軾在妻子過世十年後,還寫了一首詩《江城子》,深刻表達出對亡妻的思念之情;西方神學家魯益師(C.S. Lewis)在失去妻子後,也用文字描述喪妻之後的悲傷與痛苦思緒。傷逝者──不論是東方西方,不論是男或女──失去所愛的家人,都會極其的難過。

Dr. Neimeyer (悲傷輔導專家)說:「我們並不在於權威的位置,我們也不是在傳授知識,在悲傷治療之中,案主與治療者都是同一位置的──我們以他們的生命作為老師,是一個專家對專家的關係──如何應對失落?他們才是真正的專家。」

因此,當我們在牧養、幫助他們的時候,需要先去瞭解關於失喪的層面,知道他們所失去的是甚麼,以及為何而憂傷?

1.外在的失喪:主要是死亡,次要是財物、權利、地位、健康等。
因為死亡而失去家人是最大的傷痛,尤其夫妻一起長久地生活,有些夫婦甚至結婚五十年、六十年,當配偶離開之後,身體健康會顯著地下降,也有人在短時間內相繼過世。若逝者(母親或父親)是家中經濟的來源,本來是很有地位或是有權力的,可能所有的經濟、權力、地位就跟著失去。

2.內在的失喪:(1)尊嚴──我是誰?;(2)連結──與人的關係;(3)命定──我作甚麼?
我們在人生當中經歷一個失喪的時候,可能有三方面的失落: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怎麼跟人相處,也不知道能夠做甚麼。尤其是與配偶常常一起服事,一起出入教會的,當其中一位離開後,配偶到教會時會非常的難過和失落,甚至不知該坐在哪裡。很多人在這段時間,會想離開教會,或是換一個教會。

案例三:
有位女傳道,在美國一間大教會中服事,先生過世後她非常難過、害怕,就趕快去找工作,但先生留給她的房地產已足夠她過一輩子。她曾在小組裡說了一句話:「我真的不知道我能做甚麼?」她突然發現她的人生好像沒甚麼意義;她失去了動力,因為以前都是夫妻一起服事。

因為他們所失去的,不只是一個配偶;還有內心裡面的傷痛。這都需要時間來調適。

二、傷逝歷程

傷逝歷程,有些是正常的,有些是不正常的。兩者的差別就在於時間性。

(一)正常的哀傷

我在帶小組的時候,最多人的問題就是「為甚麼?──這麼好的一個人,為甚麼會離開?」聖經有一個義人受苦的例子,就是約伯的遭遇;我們可從約伯的失去來看他整個哀傷的經歷。

.約伯的失去──所擁有的一切(參約伯記一~二章)  

聖經記載約伯是一個完全正直、敬畏神的義人,而且遠離罪惡;他也是全東方的人中至為尊貴的,有兒有女、有家產、牲畜、僕婢。然而他所擁有的這些,卻在一日之內全都失去,甚至後來連身體的健康也失去了。當約伯失去這一切的時候,他的反應有三個階段:

1.震驚:麻木──在初期,約伯的朋友七天七夜與他一起同在,沒有人向他說一句話。因為他是麻木的。他在一夜之間所有的都失去了,特別是他的十個孩子全部都死了,那是一個相當大的震驚。

2.痛苦:憤怒、憎恨、懼怕、孤寂、沮喪。在這段時期約伯開口咒詛自己的生日,甚至咒詛自己去死,表示他有很深的憤怒。憤怒是向外,對內是內疚。約伯也經歷到很多的情緒,例如懼怕和孤寂;他說:「我以嘆息代替食物,我哀亨的聲音如水湧出,我所懼怕的臨到我,我所驚恐的向我而來,我不得安營、不得安靜也不得安息,卻有擾惱來到。」另外還有沮喪,他說「我心極其悲傷,困苦將我抓住,夜間我裡面的骨頭刺我,疼痛不已,好像齦我一樣。」

很多人形容他們不只是害怕孤單,更害怕的是再次的失去。有些人需要用很多抗憂鬱症的藥,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沮喪。憤怒是一種不正當的向外發洩情緒,而內疚就是一種不正常向內的壓抑。我在帶領小組過程中,在這時期許多人最大的情緒反應就是內疚,覺得是自己的錯,總覺得若自己做些甚麼,就可以改變逝者的生命。

3.接受:約伯在經過與朋友們的反覆辯論、與上帝對話後,最後說:「我知道你萬事都能做,你的旨意是不能攔阻的……我從前只是風聞有你,但我現今親眼看到你。」(伯四十二1~6)約伯受苦的原因,上帝從頭到尾也沒有告訴他,他雖不知道為甚麼要經歷這一場苦難,可是他最後可以說出這句話,表示他真實經歷到神,領會到生命的奧秘。

.走出憂傷歷程

許多人會問:「我如何能真的知道我已走出這個哀傷?」我們從約伯記可以得知:如果一個人在整個哀傷的事件中,最後能重新以從神的眼光來解讀人生,即使很多的事仍不明白,但是當他可以接受上帝的旨意時,他就走出來了。

一般的憂傷現象與歷程有三個階段:1.震驚和否認 2.面對和痛苦 3.接受和重整。

所以,「伴你走過憂傷路」的課程設計分為三階段、八步驟:
第一階段:震驚──1.承認失去、2.承認憂傷
第二階段:面對──3.經歷憂傷、4.回顧過往、5.總結告別
第三階段:接受──6.調整空缺、7.重新上路、8.歡慶分享

憂傷歷程是多次的起伏;不是直線,多是波浪。每個人對憂傷的感受與歷程都是獨特的,並沒有絕對正確的方式。因此,走出憂傷是一個過程──從痛苦到調整,再重新出發的過程。雖然在恢復當中仍會有高低起伏的情緒,但如果有處理,終究會越來越好。

(二)未處理的傷

關於未處理的傷逝,我們要從原因、現象、類型、後果來探討:

1.未能處理哀傷的原因:因著瞭解、關係、性別、心理、處境、歷史、支持、死因、等多重因素都會影響個人的處理哀傷歷程。

2.不正常的憂傷現象:(1)身體——強度反應持續六個月以上,而少改進。(2)情緒——長期持續的希望逝者會回來、缺乏理性和情緒的整合、不斷作夢嘗試要救回逝者,而無法確認逝者已不在了。(3)行為——超過數月堅決否認事實、過量的醉酒或吸毒、疏離人群、自殺傾向、精神病的行為、長期過著以逝者仍然存在的生活方式、避免觸及傷逝的處境。

3.未處理哀傷的類型:(1)不舉哀──錯誤觀、否認死亡。(2)延遲──多重喪失、缺乏支持。(3)放大──複雜的關係、「現失」勾起「過去失去」。(4)釋放──長期生病者的家屬。
憂傷不良後遺症:若是不面對憂傷的過程,可能帶來持續的症狀。

4.未處理哀傷的後果:(1)身體──健康惡化,常有身體不適如感冒、胃痛等。(2)心靈──常有悶悶不樂、消極、易怒、恐懼、抑鬱。(3)屬靈──長期低潮、懷疑神、離開教會。(4)生活──工作不穩定、上癮行為、人際關係不信任、離群。

小結:

經歷失落後,所有哀傷的情緒反應都是正常的。不正常的,乃是長時間陷在憂傷中,造成不良的後果。

當有些傷逝者覺得無法走過悲傷時,就會認為:只有我是這樣孤單,只有我會這樣想。所以來到教會也不敢表露軟弱,因為害怕自己不正常。有一本書《積極的憂傷》,許多人看完以後發現:原來我很正常!因為我也有這些感覺。所以,憂傷沒有正確的方式,每一個人都有很個別性的感受與經驗。如果長期處在震驚與面對前兩個階段,一直處在震驚跟處在憂傷的當中,長達三年、五年都走不出來,就不正常了。若能正常處理哀傷,其結果是面對、克服阻礙;未處理的哀傷,其結果就是逃避、停滯問題。

關懷者的任務

根據悲傷輔導專家,指出關懷者的任務與憂傷者的需要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震驚──憂傷者在這個階段因為過於震驚,甚至會麻木,最需要的就是實際協助食衣住行與支持相伴。作為牧者和小組的組員,可以幫忙接送孩子,煮飯,或提供一些交通的協助、帶她出門。

第二個階段:面對──作為一個關懷者這時候可鼓勵憂傷者表達裡面真實的情緒、感受、想法,使他們感覺被理解、受到安慰,能安心與放心地吐露心情;不要指責或勸他們不要這樣想,不要難過害怕等。通常我會問,做些甚麼可以幫助你面對寂寞、面對孤單?之後再給予所需的安慰及穩定的陪伴。

第三個階段:接受──當憂傷者的情緒稍微平復的時候,她需要重新建立自己,重新找到人生的意義和生命動力。關懷者此時可幫助她瞭解所失去的都能成為生命的一部份,並重新定位與死者的關係型態,適時地給予支持鼓勵,讓她可以勇敢面對失去,並得著力量繼續往前。

很多人在經過失落(死亡和憂傷)這樣一個歷程後,會重新思考人生,重新思考甚麼是最重要的、需要珍惜的。因此在這個階段,關懷者可協助他重新賦予人生一個新的意義,而且是從上帝的眼光來更新這一切。唯有瞭解憂傷者喪失了甚麼,才能進而敏銳憂傷者的情緒反應、知道他正處在哪一段歷程,有哪些需求?如此才能給予適時的安慰與幫助。(未完,繼續閱讀伴你走過憂傷路 下)

(本文原載《靈糧文薈》網站。作者葉美珠為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專任老師,在台北靈糧堂輔導中心帶領「伴你走過憂傷路」支持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