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淑儀
在十九世紀的中國社會,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蒂固,興辦女學的女宣教士們所遭遇的困難是難以想像的。雖然語言的障碍可以克服,異疆受奚落嘲笑也可以勝過,但要改變千百年來中國對婦女的壓抑與歧視以及婦女們的自我封閉,卻决非易事。然而宣教士們一直不屈不撓地努力,從興辦第一所女塾到第一所女子中學,進而到第一所女子大學,以及第一批中國女留學生成功留學等,都得歸功於這些宣教士們披荊斬棘的堅毅精神。自十九世紀中後期,教會女校由通商口岸向内陸不斷發展,出現了「教會所至,女塾接軌」的動人局面,在大陸、台灣、香港皆如此!胡適先生在論及她們的貢獻時說:「從西方來的教士,他們除傳教以外,還給我國带動了新風氣、新觀點……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導我們把女人也當人看待!」
時值記念婦女歷史的三月,謹以本文獻給委身中國女子教育的女宣教士們!
浙江 「寧波女塾」與「甬江女子中學」
阿德希(Mary Ann Aldersey)是第一位來華的基督教女宣教士,年少時就嚮往到中國宣教,並一直關心中國女子的教育權利。1844年,她在浙江寧波創辦中國第一所女子寄宿學校「寧波女塾」;之後15年,更一直投身女子教育,為寧波地區培植師资。初期入讀「寧波女塾」的都是貧窮殘疾的女兒,1858年初,因經費短缺,阿德希將女學移併美國長老會。長老會原建議以阿德希命名該校,卻被她婉拒了,最後改名為「崇德女校」;1923年,再與美國浸信會濱江北女校合併,名為「甬江女子中學」。
山東 「慕貞中學」和「育英女子中學」
穆樂蒂 (Charlotte“Lottie”Moon)為美南浸信會女宣教士,1873年來華,在山東登州約39年,從事宣教,興辦女學,並秉力推動反纏足運動,提高婦女在家庭社會的地位。她最初在登州北門浸信會教堂設立啟蒙小學,並在牌坊街南路建立小十字口女子小學,繼後開設慕貞中學和育英女子中學。最初入學的都是為减輕家庭負擔才送來的女孩。穆樂蒂為女子爭取受教育的權利,擺脱無知,功績非淺。
北京 「貝滿女中」
「貝滿女中」亦稱「貝滿中齋」,是北京最早的女子學校。1864年由美國公理會的宣教士裨伊麗莎(Eliza Jane Bridgman)在燈市建立,1926年搬遷到同福夾道,1941年被日改為北京第四女子中學,1945年復名為北平私立貝滿女子中學,1951年改為五一女中,1952年再改為北京市第十二女子中學,现在是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著名女作家冰心,中國的第一位獲南丁格爾獎章王琇瑛等許多名人,都曾在該校就讀。
台灣「淡水女學堂」
這所被公認為開台灣女子教育先河的「淡水女學堂」,在1884年由加拿大長老會宣教士馬偕博士夫婦(Mackay) 創立,鼓勵女子讀書。該學堂亦是台灣罕見的歷經清、日、民國三代的百年老校,女生大半是來自宜蘭的噶瑪蘭平埔族人。雖免學費並津補膳宿,但當時台灣社會仍依循 「女子無才便是德」等的舊觀念,不願把女兒送來;再加上校舍沒有高牆保護,因此來就讀的漢人女子少之又少。初期該校無入學限齡,亦無學級與學分制;為適應婦女工作與經濟的需求,還特別開辦「夜學」,是一活潑、多元的女學堂。
台灣「長榮女中」
該校由英國長老會差會李庥牧師的師母Eliza Cooke宣教士創辦,她目睹臺灣婦女社會地位低下,又遭受纏足等陋習之束縛,遂於1879年積極倡設女學,以改善婦女的境遇,提高婦女的知識與能力,並培養教會內的婦女員工。英國長老會是倡導女子教育與興女學的先驅。
台灣「衛理女子中學」
1957年衛理公會遣派駐台的黃安素會督(Bishop Ralph Ward)與其夫人黃貝介德(Katherine Ward),體會到女子受教育對家庭、社會以及國家發展的重要性,遂在美國發起「為地球另一邊自由中國的女子辦一所學校」的建校募款;又承蒙蔣宋美齡女士的捐贈,以及中華民國婦女聯會的贊助,並衛理公會所屬女校校友們的鼎力合作,成功創辦了衛理女子中學,一直秉持「每個學生不能都是第一,但卻都是唯一」的信念,不遺餘地力地栽培女生,嬴得「冠冕上的明珠」的美譽。
香港「英華女校」
1843年,美國浸信會宣教士何顯理(Henrietta Hall)於香港創辦一所女子學校,是英華女校的前身,由最初的十五人增至五十多人,後因何顯理女士早逝而停辦。1900年,倫敦傳道會宣教士牒喜蓮(Helen Davies)在港正式創立英華女校,以基督教訓建立女子品格,並為社會培育未來的母親、教師、護士、女宣教士等,希望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女兒。一切課餘活動全由學生安排,以培養她們的領導能力。香港首位女牧師李清詞牧師就是該女校的畢業生。
香港 「真光女子中學」
由基督教宣教士那夏理女士(Harriet Noyes)創辦。1872年,她先在廣州創立真光書院——南中國首間為女子而設的中學,1935年遷到香港。學校附設幼稚園、小學、商科及語言部。現是香港以良好校風和成績著稱的女子學校之一,為社會培育有質素的女性領袖。
香港 「拔萃女書院」
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聖公會女校,以英語為教學語言,被視為香港頂尖學府之一。「拔萃女書院」1899年在玫瑰行成立,因與「曰字樓女館」皆以女子教育為宗旨,才以其繼承者自居,將創校年份回溯至1860年。1913年,學校遷入九龍現址,之前為一片稻田 。二次大戰期間,學校被日軍佔用,改為憲兵總部。1945年9月,學校重開,Ms. Gibbins任戰後首任校長。
香港 「協恩中學」及「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協恩中學」創校史可追溯至1886年,前身是「飛利女校」,由英國聖公會宣教士莊思端(Margaret Johnstone) 為華人女兒創辦,後曾跟「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一同遷往巴丙顿道同一校舍,但两校依然獨立運作。「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于1924年遷往列提顿道后,「飛利女校」于五年后增建東翼校舍,1936年與另一間創立于1886年的聖公會女校——「維多利亞女校暨孤兒院」合併,遂改為協恩中學,取「兩校協作以見證神恩」之意。
香港 「瑪利諾女校」
1925年由美國瑪利諾女修會差會的Mother Mary Joseph Rogers和Sister Mary Paul 創立,一直以啟發性的優質教育栽培在港學齡女童。2012年瑪利諾校友會製作了記錄片Trailblazer in Habits ,向這一群委身於香港女子教育的修女們致敬!
香港 「麗澤中學」
原名「麗澤女子中學」,由首任校長梁逸芬與另六位婦女在一九二九年春創立,為女子提供華文教育。一九四五年太平洋戰事結束後,開始兼收男生,易名為「麗澤中學」。該校自創校至今,以基督精神培養學生良好品格,以「自強不息」為校訓。為紀念於1987年辭世的梁逸芬校長,該校把廣東道正校命名為「逸芬校園」。梁逸芬校長是本文作者的親姨媽,更是亦父亦母提攜作者成長的恩人,在此倍加致意!
「華北協和女子大學」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後期,福州女子寄宿學校的伊麗莎白•菲希爾宣教士就公開呼籲「如果已經給男孩大學教育,一定也要給女孩大學教育;如果給男孩醫務訓練,也一定要给女孩醫務訓練」。直至1905年,清末的第一所教會女子大學、也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所女子大學——「華北協和女子大學」方告成立。20世紀上半期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女性,將近三分之一是畢業於教會大學。
結語
「基督豐榮團契」不少姊妹們都是這些女校的畢業生!今天我們能夠享受到中國歷代婦女罕有的高等教育,是神透過這些委身於女子教育的女宣教士們所賜!感恩無限!現以「我心獻曲」為禮讚獻給她們,一同榮耀歸神!
All that I am and ever hope to be,
I owe it all to Thee
可是在廿一世紀的今天,環顧全球,單是小學學齡女童,因歧視與貧窮還沒入學讀書的,仍有三千五百萬(35 million)!女孩接受教育在今天仍非必然,誠是可悲的事實!今天該是您我承傳回饋的日子——世代雖不一樣,但使命託付卻仍是一個: 幫助女性恢復在基督裡尊貴的形像,活出豐盛的生命!
我心獻曲 My Tribute
當如何訴說 How can I say thanks
祢為我成就的事情 for the things You’ve done for me?
我何等不配 Things so undeserved,
但祢卻用愛向我顯明 yet You gave to prove Your love to me;
雖然有千萬天使歌頌 the voices of a million angels
仍難表達我的感恩 could not express my gratitude.
我今願意將一切所有的 All that I am and ever hope to be,
完全都歸於祢 I owe it all to Thee.
榮耀歸於真神 To God be the glory,
榮耀歸於真神 to God be the glory,
榮耀歸於真神 to God be the glory
因祂成就大事 for the things He has d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