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命塑造與代際關係的醫治

文:Cindy S. Lee 李欣怡
翻譯:林怡青
日期 / 20244

我在美國出生和長大,父母是台灣移民。最初他們在我叔父的中餐館當服務生,後來進修成為了工程師。我的祖父母也移民到美國,在我父母忙於生計時,他們幫忙照顧撫養我。對我們家庭來說,極重要且影響很大的場所就是講台語的移民教會。那裏有同樣台灣背景的家庭,弟兄姐妹對我們就像家人一樣;大家也能用母語和心靈語言與神溝通。不過,如同所有的移民教會,我們也遇到代溝問題。隨著第二代孩子在英語環境中接受美國價值觀的熏陶,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往往導致溝通不良,人際關係充滿挑戰。不過,儘管文化和價值觀的差異不可避免,但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體驗健康的代際關係。今天我成爲神學院的靈修學教授和屬靈導師,我相信靈命塑造有助於培養代際之間的對話和醫治。

最簡單也最難的操練

靈修其實很簡單,但有時最簡單的操練也是最難的。靈性培育邀請我們定期進行靜默和默觀,以便與神相遇。然而,人們生活在一個高度抗拒靜默的現代文化中,身體和心靈不習慣安靜;經常用各種活動填滿日常,又不斷接受聲音和螢幕的刺激。其實靜默本身不是大家抗拒的原因,而是當我們安靜下來,首先要面對的是自己。在與神相遇之前,我們必須誠實地省察自己,這可能令人感到害怕和不舒服;我們會分心,是因為不想真正地省察自己。所以,人們是生活在一個不健康的文化中,既無法真正瞭解自己,又將缺失的自我意識帶進了與家人和社區的關係裡,導致不可避免的衝突。如果在靜默中,連真實面對自己都做不到,就更不可能在其中停留足夠的時間來與神相遇。結果就是:我們避開了真正的聆聽,未能從神得到回應和話語,唯有用自己的語言來填滿我們的禱告。

所以,屬靈操練的第一步,就是每天花幾分鐘學習靜默;停下忙碌,放下持續不斷的活動,短暫的休止。然後,在停頓中,學習留意我們的內在世界——留意自己的想法、情緒和其他感受。許多時候,與他人發生衝突,是因為并未留意自己的情緒。對別人的反應可能是出於恐懼、焦慮、甚至憤怒。我們心裡也許害怕焦慮、感到情緒受傷,未能表達出來,卻選擇用憤怒、批評和判斷來作為回應。當我們培養自我意識並留意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時,在人際關係裡的自動反應就會減少。例如,當你感到焦慮,在做出決定或回應他人之前,先花時間問自己這種焦慮來自哪裡學會停下來關注自己的情緒,是需要一生的練習,但隨著時間推移,你的恐懼、焦慮和憤怒將逐漸失去對你的控制。

內在醫治及生命轉變

其次,靈命塑造培養和造就我們的謙卑和憐憫心。在人際甚至家庭關係裡,我們無法強迫別人改變,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而靈性培育的過程將我們帶入內在醫治及生命轉變。

談到謙卑,人常常會有誤解,其實謙卑並不意味著忽視或貶低自己。十六世紀西班牙神秘主義者特雷莎·阿維拉(Teresa of Avila)曾寫道:謙卑只是看自己恰如其分。你知道自己的長處,也曉得需要長進的地方。當我們培養謙遜的態度時,會對他人產生更多的憐憫,因為曉得他們也有自己的長處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就會如何看待他人。如果對自己非常挑剔,也會對別人挑剔。必須先對自己有憐憫之心,才能對他人懷有憐憫之情。就像每個人都需要恩典一樣,我們也可以向他人提供恩典。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和父親之間經歷過許多衝突。我和哥哥都覺得父親很固執,常常抱怨。每次去高檔餐廳吃飯,他都會抱怨費用太高,因為總是在抱怨,他做任何事情都無法享受其中。我成年後,在靈性塑造的過程中突然發現,父親其實是個很容易焦慮的人。每當我們嘗試新事物,比如去一家新餐館,他總是非常不舒服和害怕。因爲他未意識到自己的恐懼和焦慮,批評就經常成為他的回應。對他來說,批評是保護自己免受陌生事物影響的一種方式,他用固執己見來作反應。當我意識到父親其實是個假裝堅強,內心卻充滿恐懼和焦慮的人時,我對他就多了一份憐憫和耐心。我不再對他的反應感到沮喪,而是給他更多的時間去適應變化和新的事物。

我們若優先尋求本身的醫治和内在的平安,其實也在邀請其他人進入所需的醫治與平安。因此,靈命操練如在大自然中散步,把生活節奏放慢、花時間在靜默中與自己及與神相遇,有助於探索內心所需的醫治。我相信禱告發生在我們最真實的自我與神相遇的時刻。然而,生活的忙碌和挑戰往往讓我們無法真正瞭解自己。通過禱告,可以祈求神顯明祂如何看待我們,讓我們透過神的眼睛看自己。致力於自己的醫治就是致力於我們家庭的醫治和社區的醫治。當對話不再局限於自動反應時,代際間關係的醫治就開始了。彼此可以坦誠地面對自己的弱點,在各自恩賜上給予鼓勵,並恩慈地傾聽彼此的故事和經歷。當我們在自己身上體驗到得醫治、被重建的可能時,就對孩子和父母的經歷醫治有了盼望!

李欣怡
Cindy S. Lee, PhD


屬靈導引和靈命塑造課程指導教授
Doctoral Projects Administrator
Professional Doctoral Programs
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