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關懷:一趟屬靈之旅 (2)

文/賴淑芬
日期/2022年10月

好心做壞事

著名的大學教授羅伯特·魯普頓(Robert D. Lupton)提醒服侍貧窮人時要小心,如果我們對服侍貧窮人感到自豪或感覺很好,可能會出現好心做壞事的結果。

羅伯特提到,信徒服侍貧窮人,或會有救世情結,覺得要為耶穌做點事,但背後有可能摻雜了要被肯定的心理,以此補償成長的缺欠,這就會不自覺地墮入驕傲裡;同時,這種助人與受助的關係裡面有高低之分,受助的會變得退縮和自卑,甚至倚賴人。因此,這種助人心態對人對己都有害。

都需修補

相對有較多資源的人,其實也有不同程度的破碎,例如可能染有購物癮,沉溺於電子產品等。這些雖然與吸毒、酗酒和好賭等性質不同,但同樣需要神的恩典來修補生命。

詩篇第139篇23節說:「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這裡的鑒察,也包括鑒察我們的事奉動機。生命需要去蕪存菁,才能健康地與貧窮人同行。我發現那些長期委身基層的同工和義工,都願意在服事上遇到衝擊時,安靜下來思考生命在哪裡需要被更新,從而能長久地堅持服侍;那些不太願意面對衝擊時安靜反思的,則容易中途離場。

愛從事奉中轉化而來

耶穌喜悅我們服侍,但更在乎我們懂得從愛出發。主讓彼得放下挫敗感,就三次幫助他思考放下曾經不認主的挫敗,專注愛神,才把羊交託給他。

我們需要先面對自己的破碎,被神不斷改變,在神的恩典中讓生命轉化。深深體會恩典的人,最能夠事奉貧窮人,讓貧窮人在我們身上發現從耶穌而來的無條件的愛和接納,從不一樣的眼光來看出他們的好和寶貴,不是只看到自己的卑微,讓他們感受這位全然愛他們的耶穌。

服侍帶來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

只要帶著願意被神調教的心,我們總能經歷轉化。

記得在國內服侍時,遇到一個患有大頭症和腦癱的女孩。有些弟兄姊妹因看不到盼望和意義,就逃避服侍這類群體。這個小女孩很容易開心,也扭轉了我們對成功的看法——神沒有要求我們一定要成就什麼,卻同樣愛我們,甚至差派工人去服侍這些被視為無法給出貢獻的人。小女孩軟弱的生命,單純的喜樂,反而吸引了更多人參與服侍殘障的孩子,讓人深刻地體會到什麽是無條件的愛。

在香港,曾經有一位新移民婦女,帶著兩個女兒,生活艱難,選擇了以假自殺來爭取福利。她在兩個女兒面前吞了很多安眠藥,把女兒們都嚇壞了。為此,同工和義工們都極為憤慨。當大家圍著為她祈禱的時候,上帝教導我們,縱然難以接納她的行為,但她的需要是真實的。最後,她能搬入公屋,並投入教會。好一個憐憫向審判誇勝的見證!

我也曾經服侍一位人生目標是戒掉白粉的人,他想在有生之年讓媽媽看到他能脫離白粉。有一段時間,我們喜見他有穩定的操守,卻突然收到通知,他因打白粉針而死亡。我和隊工既難過,也挫敗,彷彿觸碰到自己的無能為力。有一天黙想時,耶穌讓我看到一幅圖畫:祂親自為這位弟兄殮葬,並且在他的軀體旁邊寫了個牌匾:「生命鬥士」,我立刻淚流。在人看來,這位弟兄是個失敗者,但耶穌看他一生與白粉爭戰,屢敗屢戰沒有放棄,是生命鬥士。

只要堅持服侍,面對生命,上帝帶給我們的轉化總是讓我們更自由,更滿足。

服侍貧窮人是一趟屬靈之旅。只要存謙卑,讓神煉净我們的服侍動機和價值觀,心意更新而變化,就能以神的眼光和愛來服侍。施比受更為有福呢!

賴淑芬
Ada Li


香港「基督豐榮團契」前任董事、「豐收慈善基金」副總監、「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前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