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認識與靈命成長

文/ 黃佩芳

中國人有許多充滿智慧的諺語,其中一句是:知已知彼,百戰百勝。此句的重點之一,就是自我認識乃取勝之道!「唷!心繫『成功』、『勝利』,似乎太屬世了吧!」其實,不少詩歌、經文,都呼籲信徒要過「得勝」的生活。使徒保羅指出信徒生活是一場屬靈爭戰(弗六12);信徒要作基督的精兵(提後二3)。按此主題而創作的聖詩,印象最深的莫如《基督精兵前進》 (Onward, Christian Soldiers) 。保羅續說要勝過罪惡的勢力,便要信靠神的恩典,並加上聖言真道的啟迪和禱告求恩(弗六13-18)。我相信,要茁壯成長為精兵,自我認識也是關鍵的一步。在此短文,我會先從幾位先賢的經典著作,簡略帶出自我認識與自省如何影響個人的靈命成長,然後再以一例子說明。

先賢的教導

奧古斯丁(Augustine, 354-430)對基督教教會及神學發展史均影響深遠,在他眾多的神學著作中,他的自傳《懺悔錄》(The Confessions)尤對靈修學貢獻良多,千多年來,不乏讀者的支持和學者的研究。到底這部書有何魅力?我相信,關鍵就在於《懺悔錄》能將生活和信仰經驗相結連。奧古斯丁讓我們看到,生活經驗本身可成為提升靈命的材料。透過個人的行事為人、待人接物,我們便知曉自己的愛惡、長短、價值觀、人生目標、為何而憂、而喜、而活!將之與聖經的教導一比,我們也就知道自己的信心狀況、屬靈光景,成長的方向,及所需要的恩典。

另外,我在上一篇文章也提過加爾文(John Calvin, 1509-64)與大德蘭(Teresa of Avila, 1515-82)都在自己的經典著作中強調自我認識對靈命成長有重要的作用。秉承著人是按神的形象受造這基督教人觀的基礎,加爾文在《基督教原理》(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指出自我認識有助認識神,相對亦然。大德蘭則在《七寶樓臺》(Interior Castle)中強調人的靈如同寶石的尊貴,卻被罪惡所遮蔽,未能釋放出應有的光華。因此,她呼籲讀者要認清自己的問題與潛能,不要作愚昧無知的人!

自我認識、自省與靈命成長的緊密關係的確無可置疑。其實,我國儒家經典《論語》(約公元前772-221編寫)也有提及自省的重要,正所謂:「吾日三省吾身」。你和你身邊的至親友好,可有秉承這傳統美德?讓我們看看小平的故事。

小平的故事

小平(虛構名字)在教會的詩班已服侍了一段日子,她本身也是音樂老師,不但歌唱得好,也會彈琴和指揮。由於她為人溫婉敬虔,所以也深受弟兄姊妹的敬愛。最近,年紀老邁的詩班長突然病逝,邀求小平繼任的呼聲再度不絕於耳。當主任牧師作出正式邀請時,她只窘迫地推說自己無德無能!由於教會才不過一百人上下,這事頓成為教會的「頭條」新聞;眾人議論紛紛。大部份人感到失望,小部份人批評她不願付出多一點來共渡時艱,另有一些指她是假敬虔、或是沒信心!再有一小部份人問她何故堅拒擔任詩班長,她自已也說不出所以然,只知道內心充滿了恐懼!現在,小平不論在詩班練詩,或是主日獻唱,內心也總是怪怪的,認為別人都帶著奇異的眼光來看她,她的不安感愈來愈強。她懷疑自已是否神經衰弱了!她為此折騰了好幾個月,左思右想後,認為最好的方法還是轉教會,並且不要再踏足詩班;這樣,她就能夠平平安安的敬拜神了!

上述故事雖是虛構,但多少也反映了一些教會中的普遍現象吧?你對於小平的故事,有何感想與看法?她最終的決定能使她成為基督的精兵、釋放出生命的光華麼?其實小平若願意開放自已,藉此詩班長事件來檢視生命,弄清楚自己恐懼甚麼?根源在那裡?這事件或會成為她成長的契機。此時,有關生命/靈命成長的書籍、成熟信徒的開導、或是輔導員的指引等等,或都有助小平更深認識自已。

可能,她終於了解她那莫名的恐懼是跟害怕人際衝突有關。她想起在以前的教會當詩班長時的不愉快經驗,和她那極端嚴厲、當軍官的父親──她對他簡直又怕又恨!漸漸她對自已的軟弱與幽暗面比較看得清楚,但是她可以做甚麼呢?她可以在自怨自艾中生活,也可以盡量減少與他人接觸,減少衝突,活在她的「平安」中!又或者,她可以接受挑戰,嘗試實踐保羅在以弗所書第六章的教導。她相信神能夠醫治她過去的傷痛,並願意藉著禱告接受醫治嗎?她相信神能夠幫助她勝過仇恨與恐懼,並願意放手將這些都交給神,學習寬恕與信靠嗎?她相信神的平安比自己所經營的更美好,並願意繼續與不完美的人共事與交往嗎?她相信自己的音樂才華是從神而來,並願意按恩賜來事奉神嗎?究竟,小平要做基督的精兵還是逃兵?

你會怎樣選擇

透過小平的例子,可見信心的功課及靈命成長的挑戰,與自我認識是息息相關。遺憾的是,許多人都不知道、或不願意面對自已的真相。他們因著某些未解的結,而埋沒了上主賦予的恩賜,不能善加發揮,榮神益人。許多人在遇上矛盾挑戰時,寧取猜測逃避之途,而沒有積極正視問題的根本,尋求突破成長之路。這樣只會使問題愈演愈烈,小事化大;而成長的契機卻變成了生命的另一傷痛──不論是傷人或是傷己。

總的來說,個人愈是瞭解自已的強弱、愛惡與生命實況,愈有助自己發揮恩賜、警覺試探、辨識成長的方向。這過程也需要配合謙卑(順服神的教導)、信心(相信神的大能與美善)、禱告(經歷神的幫助與轉化)。我相信這樣會有助我們成為精兵,散發應有的光輝。歡迎加入精兵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