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神國、勇於行動 ——訪林祥源牧師談教會按立女牧師

採訪/ 邱清萍
日期/ 2020年2月11日

編者按:林祥源牧師自1991年至今擔任聖地牙哥主恩堂主任牧師,與師母李絢華傳道共同負責牧養、教導、訓練及植堂事工。

邱:林牧師,您在聖地牙哥主恩堂牧會多年,由1991年至今快卅年,教會也有美好的成長,現在除母會外,另有四個堂會,一個敬拜中心,為你們感謝神。最近(2019年11月10日)貴會首次按立女牧師——劉秀嫻牧師,她是「基督豐榮團契」創辦人之一,我們同仁都感到非常雀躍。

林:我們也很興奮。理事會主席在最近年度報告中特別強調這是本教會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並且引以為傲,所以不是我一個人在推。我也曾擔心,恐怕有些人因我在教會多年事奉而勉強同意,我卻盼望大家是從心裡認同這是討神喜悅的方向。

邱:按立女牧師在北美華人教會仍然是罕有的事,你們踏出這一步,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你們要面對甚麼樣的挑戰呢?可否具體分享其中的過程,給其他教會作參考。

林:本教會男女同工的待遇,一直沒有很大的差距。除了主持聖餐和施洗以外,(可能由於這是牧師專職的事工,過去既沒有女牧師,姊妹就沒法參與了。)其他如講道、教導和領導,作主席,女同工都有參與。在薪津方面也一直不是按性別而是按資歷來分配,因此有些女同工的薪津比一些男同工還高。在按立女牧師方面,有些教會立場很明確,本教會就一直沒有肯定或否定,所以是有改變的空間。

有些人來到我們的教會,看到姊妹有寬廣的事奉空間,就覺得很奇怪,也不一定贊同。所以十幾年前,我們在網站(cbcsd.com)發表一份教會七方面的立場書,包括:聖靈工作與靈恩運動 、教會與政治、墮胎、同性戀等議題,其中有關姊妹事奉在當時已較一般華人教會寬廣,但尚沒有提及按立女教牧。這是我們走出的第一步。

邱:可否解釋貴會對姊妹事奉的立場內容?

林:我們相信男女在神起初的創造和基督的救贖裏,同質、同等、同尊、同榮。 在領受上帝管理萬物的尊榮任務上共同承擔了神聖的責任。我們相信基督是教會的頭,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所有身體的成員,無論是男是女,都要因敬畏基督的緣故,彼此相愛,彼此順服。在家庭中,教會的領袖需要活出以弗所書5:21-25的教導,丈夫要愛自己的妻子,妻子要順服自己的丈夫。我們相信在教會中,姊妹應該按照恩賜事奉的原則,使用神所賜的恩賜,包括講道、教導以及領導,與弟兄一起建立基督的身體。

邱:教會如何實踐這個立場?

林:姊妹事奉的角色與貢獻應該常得到眾人的肯定,與弟兄無異。因此在主恩堂裡面,姊妹可以講道、帶查經、教導成人主日學、領導部門事工、擔任執事、女牧者等聖工,使神在創世時造男造女的豐榮得以成全。不管是弟兄還是姊妹,事奉時都要存謙卑及順服的態度,就算有恩賜及負擔在某些事工上,仍需要神透過周圍的同工及教會的領導給予印證。

邱:除了公佈姊妹事奉的立場外,你們還作了甚麼,以致今天姊妹有可能接受按牧?

林:是的,釐定和公佈立場是第一步。第二,在事奉安排方面,我們刻意去肯定姊妹,就像以上所說,盡量不限制姊妹事奉的空間。第三方面很感恩的是,本教會男女教牧之間的關係一直都非常好,師母和女同工都有很好的見証,不但在生命和恩賜方面,與弟兄之間的互動也非常美好。甚至一些年長、看法也很保守的弟兄對女同工都很尊敬,不但沒有以老賣老,也沒有「以男賣男」,無形中舖陳了一種文化的氛圍。

第四,我們要突破一些錯誤的心態和觀念。有些人覺得教會對姊妹的事奉己經不錯,繼續走下去就好了,不需要表態,正面且公開地肯定姊妹的事奉,更不需要去考慮姊妹按牧的問題。然而有些人以為「牧師的地位比傳道高」,明明有女傳道帶出好幾位牧師,仍然以性別為由把她放置在她曾栽培的男牧師之下。這種把傳道的職事用地位與階級來衡量並不符合主的心意,我們需要刻意地去打破。

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當然需要神話語的教導。聖經中有關姊妹講道、教導和領導的經文我們都花時間去研讀,特別比較難解的幾段經文更要花工夫去明瞭寫作的背景,小心去分辨字義與文法的結構等。

有關按牧,我們提出三方面的察驗,第一是呼召(calling),不是自己一廂情願,或一時衝動;乃是從神而來的感動,經過時間的考驗,而且有教會的印証。第二是品格(character),第三是恩賜與責任相配(competence)。很多社會行業只要通過考試合格就可以擔任,但牧師的要求更高,須要等待與確認。

邱:整個按立女牧師的過程有反對的聲音嗎?

林:有的,幾年前有一領袖就曾提出不同的看法。他是一位非常好的弟兄,也是教會一位很重要的領袖。基本上他對姊妹作領導或按牧等都不很贊同。後來他發現他的看法與其它大部分的同工不一樣,就安靜有禮地退下來,不堅持自己的立場,教會的合一亦得到維護了。

此外,社會某些風氣可能也引起一些人的不安與猜測,是否婦解之風也吹到教會,所以姊妹爭出頭,追求男女平等!?另一些人把姊妹事奉與同性戀運動扯在一起,是否兩者都是「弱勢群體」,姊妹感覺受欺壓,所以需要「解放」?兩者其實風馬牛不相及,卻不經思辨就被人扣在一起。這些猜疑在後期對按牧也多少有些影響。

以上舉的例子是「逆風」,我也應提及一些「正風」。中國大陸的三自教會至少做對一件事,就是按立了很多女牧師。很多從大陸來的基督徒,無論是家庭教會或三自,對姊妹按牧根本不覺得有問題。我們也要多謝港、台一些宗派,如宣道會、浸信會、播道會等,都已率先樹立了好榜樣。另外,一些德高望重的領袖支持姊妹按牧,更不在話下了。

當然,整個社會對女性已有很多的肯定,無論在醫學、法律界或各種行業,在經濟界或政治界,女性擔任領袖,而且有很好的成就,是已經有目共睹的。由姊妹領導的華人教會機構及神學院也是愈來愈多,這些現象都有助開啟一些人的思維。

邱:既然事實擺在眼前,偏見的理據已不能成立,要教會領袖坐言起行,帶領教會作出改變還是很困難,看來決心與勇氣還是少不了。

林:劉秀嫻按牧之後,有一天我遇到本地另一華人教會的主任牧師。他對我說:「我很佩服你的勇敢,我也同意你講的,但我沒有勇氣在我的教會這樣做。我不想引起紛爭。」

邱:這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指出了教會對姊妹的關心不夠,也沒有盡力發揮教會人力的資源。You have to care enough to take the risks——關心,才會願意冒險!

林:同意。我們看到很多姊妹都會迎頭趕上,教會應積極建立她們,幫助她們更好地發揮神交託她們的恩賜與資源。我們教會今年剛慶祝成立32週年,這些年來,神在我們中間興起了五十多位傳道人和宣教士,一大半都是姊妹!

邱:希望你們的榜樣也能觸動其他的教會。教會應該肯定姊妹,人盡其才;按立女牧師不過是其中的一環,也是值得「冒險」的一步。

林:耶穌說:「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我們希望作一個見証,指出一條可行的路,給眾教會作參考。

邱:貴會教牧同工眾多,不乏姊妹成員。其中更有幾對是夫婦一同全職牧會,這在華人教會中並不多見。您在帶領這些同工的過程裡,對姊妹同工的貢獻,有甚麼體會?夫婦一同牧會,要留意甚麼?

林:華人教會夫婦一同牧會例子很多,不過多是「買一送一」。我個人覺得假如妻子或配偶各方面條件俱備,例如神學訓練、恩賜與經驗等都能配合教會的需要,就要依照一般聘牧的做法,給予她/他們該事奉崗位的身份、職責和薪津。

固定的薪津不但解決實際生活的需要,從某種意義來說,跟其他同工一樣受薪也是身份的肯定,說明她們是正式受聘,且被教會授予職權去履行職責。 不過要聘師母成為正式牧會同工,也要通過一些客觀的審核:第一,教會有需要嗎?第二,師母有清楚的傳道呼召嗎?第三,師母是否有該職份所需要的恩賜與能力?

至於薪津方面,我們當初是參考一個很有公信力的傳福音機構的做法,就是除了提供房屋津貼及醫療保險外,一同牧會的夫婦可領1.5(一份半)的薪津。目前我們有三對這樣的夫婦,在事工問責方面,雖然在工作上丈夫是上司,但他們的師母在每年的工作評估,用費的支付和報賬,取假等都直接向我負責,而我的師母則直接由人事部負責。財政問題特別要小心,教會多年來都有內部彼此查賬的機制,就是國、粵、英三個堂會的核數師審核彼此的賬目,而財政報告也是透明的。

這些客觀的機制很重要,可以避免偏私及流言,免得同工或教會受傷害。目前我們的運作還算順利。

邱:很欣賞貴會對師母的肯定,林師母在這方面曾提出很有建設性的建議,我們在豐榮團契的網頁都曾刊載她的文章 (「金魚缸裡也自在」、七種類型的師母等)。

林:很多人對師母的期盼都很單一,我的師母在《七種類型師母》中指出每個師母都是獨特的,各有不同的才幹、恩賜、個性特質與歷練,她們如何成為牧師的好伙伴,具體到每對夫婦不一樣,教會要給予更多的啟發與肯定。

邱:華人神學院不乏女學生,但她們畢業之後教會卻限制她們的事奉,特別在教導、講道和領導方面。你對這矛盾的現象有何評價?神學院和教會需要作甚麼調整嗎?

林:你會發現神學院有不少女教授,宣教工場的女宣教士也很多,唯獨教會裡女傳道或女牧師卻非常稀落。主觀的因素之外,我相信也有客觀的因素:美國一半以上的華人教會人數在一百人以下,只能請一個傳道人,通常都是請男傳道或牧師,這樣就可以「買一送一」。而女傳道的職責受限制,誰會聘請既不可以講道、教導與領導,也不可以施浸、主持聖餐的女傳道?再加上女傳道一旦結婚,往往必須選擇以家庭責任為優先,這也是教會聘牧的考慮。那些有能力多請一位傳道的教會,就有可能請一位女傳道來負責主日學、青少年事工等。這些主觀和客觀的因素都存在。

邱:謝謝林牧師坦誠而週全的分享,使我們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