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道、行道與教導: 「且不是亞當被引誘,乃是女人被引誘,陷在罪裏。」 提摩太前書二章11-15節

文/ 劉秀嫻

第十四節

「且不是亞當被引誘,乃是女人被引誘,陷在罪裏。」

看來被造的先後次序與被引誘是相關的,因為先造者較成熟,比較不易被引誘(Perriman,“Eve”,140)。「被引誘」較恰當的繙譯是「被欺哄」。根據辭典(Bullinger),欺哄通常是透過錯誤的聲明(false statement)。「乃」字將男人與女人的情況作對比:前者不被欺哄apatao而後者卻被欺哄exapatao;而用來描述女人被欺哄的詞字是加重語氣(intensive)的。

換句話說,女人是完全地、透徹地被蛇欺哄了!當保羅用這詞字時通常是指較嚴重、致命、叫人背道跌倒的欺哄:來源有透過罪(羅七11)、自己(林前三18)、偽教師(羅十六18;帖後二3)、或撒但(林後十一3及提前二14);而兩次提及直接來自撒但的對象均是夏娃!

這節經文使很多解經家對男人與女人的天性下結論,例如:「也許由於女人較易受欺哄故不許她公開教導」(Moo,70);及「男人當教導是基於他之優先被造及他對罪的抵抗力,而非基於對女人的低估」(Barnett,233)。

也許下這樣結論的人該考慮以下問題:夏娃被欺哄是否必然基於她天性的缺陷?若然,豈不說神創造了一位有缺陷的人?那為何第六日創造結束(包括女人被造)時神看一切都「甚好」?男女不是都按神的形像被造嗎?假如亞當之不被欺哄是基於他對罪的抵抗力,他最後不也是犯罪了?他明知故犯之罪比女人被欺哄來得強,以致他更有資格教導及施權柄嗎?假若女人天性易被欺哄的話,那麼讓她們教導其他同樣易受欺哄的女人及兒童,豈不是更危險嗎?

從創世記第三章的記載,蛇欺哄的策略是要人懷疑神的話及其本性:「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三1)及「你們不一定死」(三4)。既然蛇選上女人作為牠欺哄的對象,看來是基於兩人後天的因素:男人先被造自然較成熟和不易受騙;女人後被造自然是更好的欺哄目標(Perriman,140)。亞當與神共話的經驗顯然比她多。在她未被造以前,神已將不可吃分別善惡樹上果子的命令向他陳明(二16,17)。當神後來再對二人陳明此禁令時(三12的「你們」的含意是神曾向二人重述禁令),亞當至少第二次聽見命令。男人也經歷過聽神話為動物起名的喜樂,及明白神的話要為他造配偶的宣言(不然在沉睡醒過來後不可能知道女人是他骨中的骨、肉中的肉)。相比之下,後造之女人當然經歷神較少。撒但的戰略既然是叫人懷疑神的話,那麼經驗少的自然成為牠欺哄的對象了!

在被騙後,女人違背神命,陷入罪中。有些學者認為女人的罪是顛倒角色(Bowman,206):沒有先詢問男人便吃禁果,還給男人吃,連累後者犯罪。但經文並沒有絲毫跡象女人是顛倒了角色,反而神將男人違命的責任歸到他自己身上,因為神說:「你既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喫的那樹上的果子…」(三17)。神並不是說他的罪在乎單單聽從妻子的話,而是在乎他因聽從妻子的話而違背神的話。也就是說當人的話違反神的話時,人當聽神的話(徒四19,五29)。

女人雖然被騙,但她必要自己負責任,不能怪她沒有詢問男人,因為她明明知道神的命令(三2、3)。然而,她犯罪後的確成了撒但利用的工具:以自己的愚昧影響男人違背神的命,叫他也跟著陷在罪中。從這角度看,夏娃理當承擔煽動亞當犯罪的責任,正好是保羅所謂「轄管男人」的意思(Perriman,141)。

假若以上的分析是對的話,第一個女人的情況與以弗所教會女人的處境顯然相似。因為後者也是神話語的初級門生,保羅因而命令她們要學道,不然就會成為撒但藉著偽教師欺哄的對象(五13-15;提後三6-7)。同時保羅也是防止她們去教導,因為未學道而教導的後果就是會像先母一樣,自己先被欺哄,然後去傳播撒但的騙局,導致男人也陷入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