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假才能立真 ——從彼得的故事看生命裡的真我假我

文/ 梁衛紅
日期/2023年5月

這些年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初代教會的使徒是如何從一群平凡的漁夫稅吏,蛻變成後來教會的棟樑?我們透過福音書見識過約翰、雅各的暴躁,見證過彼得三次不認主,也對門徒互爭將來誰為大苦笑搖頭。在新約後部我們卻看到他們成為中堅領袖,在逼迫中將福音傳遍地極。他們成為神手中寶貴的器皿,成為聖靈的殿,留下寶貴的新約書卷,為後世教會奠下重要的基礎。他們所做的事及呈現出來的生命,都叫我極為羡慕。我很想了解他們生命蛻變的訣竅是什麽。

這問題想了好些年,卻總沒有一個能説服我的所以然。後來在基督豐榮團契靈命塑造的課程裡上了「真我假我」一課,拓寬了我的眼界,幫助我從一個新的角度來檢視自己的屬靈生命。

彼得相悖的形象

彼得屬靈的「前半生」與許多有追求的基督徒相像:聽見耶穌的呼召便撇下一切跟隨,直率勇敢、遵主命、守戒律、行善為。他也是耶穌在世時最核心的門徒與朋友之一。

彼得在福音書中形象正面,按照今日教會的標準,「有信心、勇敢、敬虔」會是彼得的公衆形象,而彼得也認同這個形象。 我們可以品味一下馬太福音19章27節及26章33與35節——他樂道自己的擺上,毫不懷疑自己的敬虔及至死不渝的忠心。然而,幾乎每次有勇敢敬虔之舉後,耶穌都對彼得有所提醒;而且從耶穌的提醒裡看,彼得另有一個隱藏的形象:小信、體貼肉體以及內外不一致(參太14:31, 太16:23,太26:34)。

這個現象叫我深思:彼得為什麽會有兩個如此相悖的形象?哪一個才是真正的他?

答案在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揭曉。衆所周知,彼得那晚三次不認主。沒有耶穌在旁作決定,危機又一再突然逼近,我猜他自然而然順從了內心的驅動力——先保護自己。可是鷄忽然叫了,耶穌又「恰好」看了他一眼,霎時之間電光火石般,他自己的誓言與主的預言都閃現:三年多的日夜相伴,一同經歷了許多,主悉心的教誨,深厚的愛,他以為自己認定了主,永不回頭,然而危機面前他卻……。

忽然間耶穌之前的提醒全都有了清晰的意義,原來主一直洞悉一切。有信心、勇敢和敬虔只是他外面的形象,就如同他的外衣,是一個外殼,是他一直扮演的一個角色,一個假的彼得;而在內心,正如主曾提醒的,他軟弱小信、體貼肉體而自我保護。主看他的那一眼意味深長卻飽含憐憫。耶穌正是為軟弱的他而來,正為這樣的他受羞辱。他羞愧無比,奪門而出痛哭失聲。

什麽是真我、假我?

真我假我之爭其實早就存在於我們身上。真我是神的原創,神賜我們生命時將祂的性情一併賜予,賦予我們獨特的恩賜與召命。真我依附及滿足於與神相連的關係,使我們能長成基督的樣式。

但我們生活在墮落的世界,大部分人從小並不認識神(或不真認識神),我們與真我割裂而跟從世界;與此同時生存環境及人際關係都對我們有諸多要求,我們從認知世界開始就被訓練去適應滿足這些要求,從而贏取我們所需要的物質、愛、認同、接納、歸屬感、價值感、安全感、幸福感等等。我們習慣了以言行和外面的表現來為自己爭取利益。而這個為自己攫取、以自我為中心的我就是假我。它在我們身上運作得極其自然而嫻熟,即便我們成為了基督徒,還是常常會被它操縱。

假我的核心在於為自己謀取利益,但它善於僞裝與合理化,若不深察動機,我們難以分辨。故此,在最敬虔的行為中都有可能有假我的藏身之處。假我對生命最大的破壞在於讓我們在屬靈上自我感覺良好,但實際上卻與真我隔離,只在言行上模仿真我該有的敬虔,卻無法真正活出屬神的生命。

從假我走向真我

彼得的痛哭是他覺察與覺醒的開始。約翰福音21章15-19節是一段極其美麗的經文,破碎的彼得在主愛中經歷重建。在我的默想中,主耶穌是在對彼得(也對我們)的真我發出愛的呼召。假我固然對我們生命造成許多破壞,但主從來看重的是早已賜下並藏在我們裡面屬神的真我,唯有當真我醒過來的時候,我們才會真誠而毫無保留地回應神,從此以後不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神。彼得後面的生命見證了這一切(參使徒行傳)。

從假我走向真我的過程,包含了許多拆毀與重建的工作,痛苦但會充滿盼望,也是屬靈生命成長成熟的必要過程。路途之中自我省察,與主獨處(屬靈操練)及信任群體(靈友)的支持都不能缺少。

我相信彼得後書裡的這段經文是他的生命體驗:「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因此祂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份。」(彼後1:3-4)

這才是洗盡鉛華、返璞歸真的真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