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美珠 (灵命塑造事工主任)| 2020年4月27日            

不要将你的心给那些不能满足你心的事物。- (Abba Poemen)

这次的疫情发展是我们这年代所未曾经历过的浩劫。从震惊,到面对及接受,是一段非常不容易的过程。

 

“沙漠”时刻

因为我的病历及年纪是属高危群体,刚开始的两週带给我说不出地恐慌及焦虑。我坐立不安,无法入眠,无论如何努力想要静心,都是如此地困难,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你们哪一个能借着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路12:25)回想这两週我如何度过时,骤然发现我花费许多时间在不必要的事上,来逃避这内心的恐惧颤惊。思想后,我对自己说:这样下去太可怕了,我不想以后后悔枉费了这段特别的生命时刻。决定在睡前读一直想读的灵修历史的人物传记。

当我读到沙漠灵修时代的内容,突然意识到我现在也是在“沙漠灵修”时期。当时沙漠隐修士的共同点是对宗教或大环境失望,选择抽离,为要专一寻求主。如今我们因疫情的缘故,进入“居家隔离”状态,是被迫而非选择。

教会历史上沙漠灵修的形成[1]是因早期基督徒学习耶稣出去传道的教导,不带任何钱财与衣物,且因不时面临殉道的威胁,选择脱离各种世俗的缠累,期待基督的再来会发生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就过着一种丢弃万事而退隐苦修操练的生活。到了第四、五世纪时,基督徒虽因基督教是罗马的国教而增多,但教会却世俗化,许多人就逃往沙漠,苦修操练来炼淨自己,有些苦行修士甚至进行极端操练。他们基本上都是拒绝社会对自己的定位与价值的支配。我特别留意到初期的教会历史文献中,提及这段沙漠隐修的女性人数竟然是男性的两倍[2]。沙漠教姆教导:不要惧怕沙漠,而要视那里的生命为恩赐。

在此时“居家隔离”的时期,我对这段沙漠时期的灵修学有格外体会。灵修学最基本的操练就源始于此时期的沙漠教父与姆姆。他们留下的故事与嘉言,证明了沙漠挣扎的最终果实是蓬勃更新的生命。

现在因抗疫我们要居家操练社交隔离(Social distancing),彷彿是被推进入“沙漠”时刻。我们可以如何面对呢?

学习拥抱困难的时刻,是我记忆中属灵导师教我的第一个功课。那时我一直为生命中一些事苦恼,好像这些事不解决,我就无法正常生活。他告诉我可以学习拥抱它,与它和平共处,不要排斥它,从它学习生命的功课。

这一段居家抗疫的时期有多久?没有人可以肯定回答。但是我们可以从这疫情的恐慌中学习利用这段“沙漠”时刻来学习生命的功课,从“沙漠灵修”时期灵修操练中的特色来学习。

沙漠灵修的特色

简朴生活[3]

对于沙漠灵修者而言,简朴就是追求丰盛的生活,是过着简朴的物质生活,享有神丰盛的同在。沙漠隐修者因渴望与主的契合,竭力除去一切妨碍与主关联的事物。这种放下各种缠累,让内心转向真自由的过程,靠着“抽离”减少依恋,使自己心无旁骛,会使人比较容易专心亲近主。

沙漠灵修的目的是心如止水,是一种内心的纯洁,这是灵修的一种素质,是让内心与一切无法控制的依恋物的拉扯停止下来。因内心有主同在的充实而拥有的内心真自由,就不受慾望或他人期待的辖制,而能真正寻求主要给的自由生命,内心世界不会被负面情绪,如恐慌、焦虑、愤怒等来掌控。心如止水的养料就是简朴,这简朴使我们因有主就满足,深信一切都是神所赐的,只取用我所必要的,过捨繁取简的生活。

有一年暑假我去西班牙的朝圣之路(The Way of Santiago) 走了一星期,因为所有的行程都要背行李,我只能带最简单的行囊。之后,我发现原来人生可以活得如此简单,因为轻省,就能一路轻轻鬆鬆地欣赏风景,而且悠悠哉哉走着,也才能走完全部路程。

这次的疫情迫使我们放下一切,不能游山玩水,不能外食,需亲手作羹汤。不能自由进出,就不能马上拥有想要的;不能社交,尽情地说着一些有营养或无营养的话,而要过简朴的生活。这何尝不是一个学习过简朴生活的时刻?使我深思到底平日我的生命活力来源是什么?甚么是我生命中的首要?是关系?是物质?还是连于生命活水泉源的主?

这是一个深思与洞察内心的时刻,我如何过捨繁取简的生活?在不能随手可得的日子里,我的心中是否能够说“没关系,没有这些我还是可以过的很好?”还是我非要拥有那些东西才能使我心满足?

默想祷告[4]:
作为一个在神国轻装的旅行者,当我紧紧抓住某些佔据物时,它们会代替我与主的关系。到底什么东西紧紧地抓着我的心?求主带领我去寻求最有价值的,使我能继续献上对祢完全的爱。愿我有智慧地选择那能使我静心的上好福份。学习少就是多的生活。今天我愿意放下那妨碍我爱主的一切,这些可能是什么?哪些人事物能帮助我与主保持健康活泼的关系,好能享受其中所带给我心灵满足的喜乐?

静默独处

沙漠姆姆们尊重和珍惜静默,她们刻意追求独处,好能归回与主的内心旅程。她们深知言谈是心灵的反照,而静默有益于她们领受、细嚼及思索生命之言。她们“善于将静默一层一片地撕开,揭示深扎于被带领者心灵的深处,让主的声音可以清晰可听。” [5]她们相信,匆忙、人潮及噪音是灵修最大的敌人,妨碍我们聆听神的叮咛。

沙漠能平静内心的杂音,使心灵的洞察力明亮起来。沙漠姆姆的内室无论是在沙漠、自家或修院,灵修都非常重要。在其中她们学习面对最真实的自我,对罪及创伤有深深的体会。有时她们会有意去偏僻之处,环境恶劣,甚至有野兽出没。缺水及设施的沙漠,她们视之为精炼内在力量和决心的机会,加深对主的信靠。沙漠亦是死亡之地,在此,人让虚假的自我、虚假的支柱死去,将旧我的态度埋葬。接近大自然的威严,帮助她们祈祷。

雅瑟拉 (Asella)[6]教姆十二岁就选择隐修生活,在家中斗室中独居。有人描述“她在斗室中享受着天堂的辽阔草场,她在同一片土地上祈祷和休息。禁戒是她的娱乐,飢饿是她的提神剂。”静默是她的话语,她的话语是静默。

雅瑟拉出身于罗马的贵族,后来将财物全部捐出,所参与的团体就是专务祈祷,服务社会上的边缘人以及读经。

又如马拖纳姆姆 (Amma Sarah)[7],上埃及人,出生于富裕的基督教家庭,有良好的教育,醉心于读书。她独居及曾在洞穴中独修生活多年,因而心灵越来越淨化澄澈,对基督的爱也加深,从不为自己争取特别的权力、待遇或嘉许,只追求与主契合,面对心中魔鬼与肉体的挣扎,直到问题解决。她认为自觉能力提升,对主的觉察力也提高。她日后成为群修者的灵修导师。她的嘉言是:“无论我们到那里去,我们都带着自己同行:我们不能够一走了之,来逃避诱惑。”

初期,沙漠可能看似荒凉,沉闷,黯淡无色彩,但沙漠姆姆的教导乃是安坐沙漠,稳如泰山。不多久,因与主的独处,便会发现沙漠有江河,旷野有道路,生命是有色彩的,最终“沙漠”可以变成一个“家”,成为我安居心灵之处。

在此“居家隔离”时刻,如同进入沙漠灵修的初期,开始时我们可能感到痛苦和混乱,以致对沙漠产生恐惧,希望早日逃离。但沙漠也可督促我们去聆听、探索与整合,在心中找到安居之处。

默想祷告:
在这居家抗疫中,我们被迫社交隔离而进入静默独处,有更多的空间及时间面对自己。我会不会害怕面对自己的空间与时间,也不知如何消磨这些空档?感到寂寞?孤单?或我发现原先安排的行程或事工/工作都被迫取消或转型?不到一星期所有一切都改成网上社交,很可能在不经意中生活又被这些媒体社交所佔据绑架了。这是不是一个深思我平日的生活重心的机会?我是否活在充塞却不充实的生活中?有多久我没有真正聆听自己的心声或所爱之人的心声,而现在突然被迫停下来看一看,听一听?我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可否与神谈谈你所看见的?谈谈你心中的感受与思念?我感受到神要对我这段日子要说什么?你心中有主居住的处所吗?

灵修大师卢云在他的《喧嚣中的宁静:来自沙漠教父的心灵智慧》(The Way of Heart)中提到,独处、静默和不住祷告这三方面是沙漠灵修的核心基础。

  • 独处:是能指出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心思意念不是被强制性的世界所形塑,而是因在基督耶稣里被形塑。
  • 静默:是能防止我们被多言的世界窒息,而教导我们讲说神的话。
  • 祷告:能赋予独处与静默真正的意义。在不住的祷告中,我们的意念进入心灵,因而我们的心灵进入基督的心。祂是以永恆的爱来拥抱整个历史。

 

属灵导师

在这静默独处中,沙漠姆姆也教导许多属灵导引的艺术,是从心灵的深处去聆听他人心灵的故事。她们将自己放在倾诉者的生命里,同时也穿过各种杂音去聆听主想要对倾诉者的回应或指引。

如何去培养一颗聆听神及人的心?这就在乎姆姆导师与主、与己的关系。沙漠姆姆中,多人出自于贵族,放弃婚姻或富裕的生活,选择隐修于山洞内祈祷,往往一待就十几或二十年,仅靠简单的食物生活。往往因长期的祈祷与主的契合,认识及放下自己的虚假,当她们成为灵修导师或是先知代祷者时,能够明察人心神意。

因当时的文化与环境,许多沙漠姆姆必须女扮男装到沙漠洞穴中,有位欧弗心 (Alexandria)[8]姆姆因渴望隐修而逃离家,在修道院隐居了38 年,无人知道她是女儿身。日后甚至成为自己父亲的灵修导师多年,不为其父所知。后来父亲发现,父女恢复关系,她离世后,父亲也将家产分施穷人、医院及修道院,搬进了欧弗心的洞穴住了十年。欧弗心的墓园成为众人祈祷之地,有不少奇蹟出现,据称是得力于她多年的代祷。

默想祷告:
在这居家隔离期,谁可以帮助我与主更亲近?我如何帮助他人更靠近主?在我的生命中,有哪些人我可以和他/她在主里有意义地对话?有哪些人曾经帮助我成为今天的我?帮助塑造我成为更像主的人?又有哪些人是现在主所託付给我的人?

但愿我们在这居家隔离时期,可以有一个现代隐修的生活方式。当然我们不须去住洞穴隐居,但可以居家操练“健心操”,面对内外的沙漠。这是被主邀请的时刻,可以发现我们一直以来如何活在对世界及人依赖或依附中,这些的空间原本是该留给主的。

这也是创造空间与时间与那最深处的我、与最爱我的主四目相遇的契机,也可与天路历程中的同伴一起去经历主的爱,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生命。沙漠灵修提醒我们归回“灵静”与“简朴”。盼能借着沙漠灵修的特色——简朴及独处的操练,及属灵导师或同伴的陪伴,在居家隔离期间,因主耶稣基督,你我心中十分平安!

注:

  1. 《灵魂之爱火》,吴东生,橄榄出版社,P39-55
  2. 《被遗忘的沙漠姆姆》,洛蓉。思宛 (Laura Swan),光启社,p.4
  3. 《被遗忘的沙漠姆姆》,洛蓉。思宛 (Laura Swan),光启社,p.21-29
  4. Jesus, my friend of soul, Joyce Rupp, p.108
  5. Desert Listening, Weavings 9:3(May-June 1994), Wendy Wright, p.12
  6. 《被遗忘的沙漠姆姆》,洛蓉。思宛 (Laura Swan),光启社,p.79-81
  7. 《被遗忘的沙漠姆姆》,洛蓉。思宛 (Laura Swan),光启社,p.40-42
  8. 《被遗忘的沙漠姆姆》,洛蓉。思宛 (Laura Swan),光启社,p.90-92



首页 | 灵命塑造|事工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