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女成長的天空
文/趙汝維
人生踏入初秋,在職場上已無欲無求。生活了半個世紀,在這片地土上留下不少足跡,有笑聲亦有涙水,但是值得留戀回憶的,是與親人相處之間的點點滳滳。
從少到大,我和女兒的關係尚算不錯。在她童年時,學校離家不遠,偶爾我牽著女兒的手一起走路去上學;有時侯接她放學後便到麥記買份兒童餐,看到𥚃面小小的玩具贈品,女兒便開心雀躍起來;晚飯後帶她到公園去盪鞦韆,把她推到半空,逗得她哈哈大笑,樂而忘返。小時候我與女兒的天空,彌漫著無比的歡樂!
女兒長大了,中學時期吃喝玩樂,有她自己的朋友,不會來找爸爸了,我心中有種莫名的失落,覺得自己在女兒的生命中不再重要。和女兒的見面談話,通常只有十幾分鐘車程的接送,問一句今天學校生活如何,女兒簡單回答後便把目光轉到手機上。有時在後視鏡看看女兒,感到一點迷惘,有一種對女兒似乎熟悉卻又陌生的感覺!
我年幼時家貧,父母要勤𡚒工作來把三個孩子養大,無暇亦不懂去梳理我的情緒。少年強説愁,有幾年過了一段憂鬱的日子。在大學時有機會撫平年輕時的鬰結,便開展了助人助己的事業。這是上帝給我的恩。我告訴自己,不為職場賣命,因為不想重蹈我原生家庭缺欠心靈關顧的覆轍,我要進入孩子成長的天空。
女兒活潑樂觀,無憂無慮,朋友衆多,看來不用父母掛心。一天晚上,女兒的臉上露出愁容,媽媽上前慰問,她的涙水便泉湧出來,哭泣中訴説她在朋友中間的寃屈。站在旁邊的我,有㸃不知所措,一切交由太太處理。女兒説完了,哭停了,我便去給她一個擁抱,在她耳邊説聲爸爸愛你!支持你!當女兒的頭伏在我的肩膀上,我心中浮現出一絲暖意,感覺與女兒的距離拉近了!其實,女兒要的,不是父親的心理分析,也不是父親的侃侃説教,而是一份被關愛的情!
父與女成長的天空,往往是建基在日常生活的芝蔴瑣碎事中,例如清理女兒浴盆中堵塞的頭髮,她便會説聲謝謝;幫她訂了機票,便給老爸一個心心,或一個like!去年女兒和朋友一起在大學附近租了房子,在傢俬店買了一張床,作父親的,當然自告𡚒勇,花了二、三小時為女兒安裝新床架;裝好了,把床墊舖上去,女兒馬上跳到床上。我很高興看到她回到五丶六歳時那份童真。之後女兒跑來説聲謝謝,並送上一個輕吻,我心中的喜悅,盡在不言中!
男人一般沉默寡言,喜怒哀樂不形於色。對於安裝修理駕輕就熟,但是要表達自己或處理別人的情緒,就相當有難度。要進入女兒的生命中,作父親的要懂得放下身段,多給女兒一些擁抱及說我愛你。起初會感到一點不自然,甚至肉麻,其實慢慢便會習慣!
當女兒長大後,父親也要放下凡事「我說便是對」的心態,學習虛心聆聴及雙向溝通。父親很想保護女兒,同時亦要記得不要剝奪她們自主的空間。一位三十多歲的姊妹跟我分享一件童年往事:她六歲那年在生日會後拆禮物時,花了一兩分鐘也打不開禮物,爸爸便馬上過來用力把禮物拆開了。她說她知道爸爸好想幫她,但是同時奪取了她親自打開及看見禮物的那份喜悅!兒女成長的空間,爸爸要懂得尊重,不一定凡事都要管!
女兒成長的天空有陽光,亦有灰暗的一面。若女兒跌進情緒的漩渦中,爸爸要明白及接受成長路往往是複雜且漫長的。男人喜歡單打獨鬥,當遇上疲乏及灰心時,往往深藏不露,自己一個人來解決問題,這樣令父親們往往覺得寂寞孤單。做父親的要打破男人的定格,懂得去抒發自己的情感,與配偶同心同行來教養兒女,或向朋友傾訴,有需要時亦尋找專業幫助。
這幾年我非常珍惜與女兒單獨傾談的機會。每逢她的生日,我邀請她有個早餐或午餐約會,有時她從大學回家,我便邀請她到我書房談談近況。儘管不是每一次她都能傾心吐意,但希望女兒記得成長的天空,雖然不是天色常藍,爸爸願意陪在她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