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星怡
謹將實習情況分成以下四個部份基本簡介、實習心得、戶外參觀、與柬埔寨金邊的生活。
基本簡介:
這是一個台灣青輔會的計劃,此計畫自2009年起,兩年來共計補助52位青年至海外36個NGO(非營利組織)服務據點參與。今年有30個單位參與此活動,預計錄取50個台灣大專院生。
我報名的是台灣「勵馨基金會」。這個單位有150人報名,書面初審後有30位進入面試決選,錄取6名(柬埔寨3名,紐約3名)。
「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一直致力於社會改造,創造對婦女與兒童青少年的友善環境。在今年三月時與美國「基督豐榮團契」及「角聲佈道團」在柬埔寨創立了一個機構,名為「豐榮女兒之家」(Pleroma Home for Girls),致力於解決柬埔寨當地的人口販運問題,希望透過輔導、轉介、諮詢、團體活動等方式輔導當地少女。
這次的實習內容主要包含了:人口販運相關業務、執行行政業務、社區外展活動。
實習心得
來這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可愛的女孩們。
因為這些女孩們家庭複雜、身體不好(這是一個官方的說法,為了保護這些女孩,我們也不方便太詳細的說),她們需要更多的照顧。
(也因為這樣所以她們照片有正面的都不行上傳網路!大家只能一直看到我的照片了。)
蔡婉玲(Debbie)姊妹是由美國「基督豐榮團契」差派來開始女兒之家的宣教士,還有一些本地同工。這次在蔡姊妹的帶領下,我開始了在柬埔寨實習之旅。
豐榮女兒之家(Pleroma Home for Girls)由美國「基督豐榮團契」及台灣「勵馨基金會」合辦,並以Garden of Hope in Cambodia註冊。
來這裡實習的工作主要是帶女孩們的活動,也包括一些協助行政的相關事宜,像修印表機、整理文件等,就是甚麼都要幫忙啦!
女孩們的活動主要有二類,第一部份是團體活動,第二部份是藝術治療。
團體活動的部分,由於成長的背景和遭遇,這些女孩與一般相倣年齡的女孩不一樣。她們害羞、不太喜歡笑、動作比較拘泥。我帶一些比較活潑、瘋狂一點的團體活動,就是希望她們可以學習勇於表達自己,懂得團體合作,彼此幫助。
我好喜歡這裡的女孩!!雖然她們一開始很害羞,可是她們真的很聰明,教什麼馬上就會什麼!!
以下我將逐一介紹這些活動:
GOHC團體活動1:日記開始
這主要是一個自我介紹的活動,先跟她們認識一番,掌握一下她們的狀況,也希望她們可以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她們過去遭遇太多的事情,希望她們可以慢慢的學會面對和克服。
GOHC團體活動2:折愛心與自畫像
這一天,我們送給她們每人一隻玩偶,讓她們可以有自己的娃娃,可以幫她們取名字,可以愛她們,在睡覺時陪著她們。
我好喜歡送禮物給小孩子,看她們很開心的樣子!其中一個女孩還把她最喜歡的名字 Nana,給了她的娃娃。這裡的諮商師說,這孩子起初一直不願意把Nana這個名字給一隻兔子XD.
哈!Eva名字後面是柬文‘熊’字
GOHC團體活動3:打水球
這真是個瘋狂又好玩的遊戲,女孩們是第一次這麼瘋狂的玩耍。我相信玩耍對小孩子是很重要的!而且她們的表情有越來越豐富!不像以前只會微笑叫Eva……
GOHC團體活動4:摺紙球與紙上數字
這裡的女孩學習超快!!不僅會摺狗,還會自創一些別的……還好我的技術還不太差,還會摺一些長頸鹿阿、花阿之類的不然就沒東西可以教她們了。
GOHC團體活動5:踩氣球與木頭人
這一天又是星期六!!記得上個星期六是玩踩水球嗎?星期六就是要運動運動!!所以這一天我們是灌氣球給她們玩,小孩就應該有創造也有破壞!
我們稍微改了一下「木頭人」的規則,數到十之後就狂跑抓人當鬼,跟那些小鬼頭跑都快累死我這老骨頭……
這些一點一點的回憶,加起來也是好多好多
像是氣球一樣,
一點一滴沒有重量似的,
慢慢的累積,
你卻可以看見她們加在一起之後,
那繽紛的模樣
活動的另一個部份是藝術治療。藝術治療(art therapy)是透過畫畫等藝術表達來治療受過傷的情緒。
這些女孩年紀小,也因為背景與文化的關係,都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她們的情緒只有“一般,高興,難過,生氣”這些,其他的都不會表達了。透過一連串的藝術治療,希望她們可以走出框架、多一些表達,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更多瞭解自己。
GOHC藝術治療1:節奏與情緒
第一次進行的時候,先進行了一些節奏的活動,主要是為了暖場,讓她們接下來的活動可以更投入。接下來讓女孩們選擇不同的顏色,來表示不同的情緒,例如:你現在開心,你會選什麼顏色,你會用怎樣的線條表示等等。這些顏色、線條都是很重要的資源,有助當地的諮商員更瞭解女孩的情況!
GOHC藝術治療2:線條找找看
這活動主要是打破傳統那種「孩子都只敢畫漂亮圖片」的概念!
第一個階段。我們要求她們閉上眼、用左手畫線條,不一定要畫出漂亮的畫,嘗試感受使用這媒材時的感覺。
第二個階段,跟別人交換作品,找出線條之中,你覺得會是甚麼物件,對描繪和上色有甚麼感受,主要發揮孩子們的想像力。
GOHC藝術治療3:身體水彩
這一個課程用了二次的時間。
之前二次都是用比較硬的媒材,而水彩是比較軟的媒材,可以讓孩子們的創作更奔放,不受拘束。而叫身體水彩,是因為我們沒有筆給她們用,而是利用她們的手指、手掌,甚至是腳(如果她們想的話)都可以。
她們這裡的女孩沒有用過水彩的!!這是一個機會讓她們感受這樣的媒材。
第二階段,讓她們把所有的作品合起來,大家一同來做故事接龍!描述這個花園裡面有什麼角色,遇到了什麼事情等等,再利用蠟筆補上,讓故事更有連續性。
GOHC藝術治療4:踏上幻想島,創造動植物
經過了前面幾次的暖身,使女孩們更敢想像,更敢表達之後,終於我們要動用去金邊中心市場買的布了!!布,是一個很好用的素材,可準備不同大小、質料、顏色的布,讓她們自由挑選。
這次我們請當地的諮商師扮演島上的仙女,「我知道你們是第一次到這個陌生的島上,島上有著沒有看過的動植物,而這些都是之前來島上的孩子們創造的,現在我希望你們也可以為我、為這座島創造出一些特別的動物和植物。」
女孩先畫出一些動物和植物,然後用自己挑選的布,扮演並進入畫的角色裡。治療師透過對話,從她們所創作的角色,瞭解女孩們心中在想什麼。
「我知道你們是第一次到這個陌生的島上,
島上有著沒有看過的動植物,
而這些都是以前來島上的孩子們所創造的,
現在我希望你們也可以為我為這座島,
創造出一些特別的動物和植物。」
我開始更了解這些女孩,
也成為了她們所創造花園中的一份子!
要離開她們,我很捨不得。
戶外參觀
[柬埔寨] HIV兒童at Rainbow Bridge
有一天,我去參觀一個照顧HIV兒童的機構,叫Happy Tree, Rainbow Bridge。裡面有將近100個小朋友,其中大部分都是遺孤,爸爸媽媽都過世了,(他們大部分是因為直系傳染到受愛滋病)。Rainbow Bridge的涵意是希望這機構像彩虹橋一樣,陪他們走過這一段短暫的路程。
孩子要定時吃藥,一天二次,每個人的藥不太一樣,所以都會寫名字,也會定時帶他們去看醫生。
Rainbow Bridge剛開始收HIV兒童的頭一、二年,很多小朋友因為身體不好很快就離開了世界。現在機構越來越完善,經驗累積愈多,情況改善很多了。可是他們的將來還是使人擔憂的。他們就算能長大成人,很多的工作都不能作,醫生、廚師或是粗重的工作,凡會曬到太陽的一律不行。當然更可怕的是他們的生命會突然結束,與世長辭。
這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中午吃飯前要唱歌,而且他們居然會唱三種語言:柬語、英語和華語。「我愛耶穌,我愛耶穌,我愛耶穌 在我心」
真的是一群很有活力的小朋友!!如果不是他們身上很多結疤的傷痕,我真的看不出來他們是HIV的小朋友。
柬埔寨這裡有好多的NGO,
好多的故事,
雖然有些故事使人心酸,
但更多的是成長、是愛心
現在,我正在一個一個慢慢的體會
柬埔寨的金邊生活
[柬埔寨] Cambodia這塊土地
到了柬埔寨Cambodia這塊土地了。感謝Debbie (女兒之家負責人)來接機,這裡的海關真的會要錢,一直說「二塊、二塊」的,然後他就可以幫你填表格,不過如果你裝死不理他,他也是會讓你過去的。
在金邊住進一間hostel house,租金比我在台灣租房間還貴,不過環境倒是不錯。
晚上公司的同事帶我們去了金邊的夜市喔! 吃了有點像滷味的東西,還買了一些水果。這裡有山竹跟紅毛丹喔!我覺得金邊有點像泰國的pattaya,很多的外國人,也有很多的餐廳、旅館和酒吧,原來很多國家在這裡設立NGO。
這次的主要的實習內容是:致力於解決柬埔寨當地的人口販運問題,希望透過輔導、轉介、諮詢、團體活動等方式以輔導當地少女,主要包含人口販運相關業務、執行行政業務、社區外展活動。
希望可以開開心心又有滿滿的豐盛渡過囉。
[柬埔寨] 捐物都平安到達
耶! 感謝勵馨的月君跟秀萍還有朋友們的相挺,慧琳姊姊跟他的朋友們都捐了好多東西喔!!
哈哈,結果我行李還超重的七公斤,只好罰錢了事。沒關係,誰知道這搞不好會是我這一生唯一來柬埔寨的一次也說不一定呢。這些裝有滿滿愛心的捐物都平安到了柬埔寨囉!現在都在「女兒之家」。希望可以跟女孩們有很好的互動,讓她們明白她們也是受神喜愛的孩子。
[柬埔寨] Cambodia的教會生活
謝謝天父爸爸把我安排在這裡 🙂
GOHC實習的時間,每個星期一、三、五都有詩歌崇拜跟分享,不過都是柬語的詩歌跟聖經!! 還好這裡有一本中英對照的聖經可以讓我這個「外國人」稍稍的融入他們一下。
在柬埔寨過了二個星期天,去了二個不同的教會。第一個星期天,我們去了柬埔寨的華僑教會,這裡的傳道是香港人,剛好還有舊金山來這裡短宣的教會,認識了好多人。
第二個星期天,去了一個國際性的教會,牧師講的是英文,不過我很喜歡那裡的氣氛,聖歌很好聽,讓我很受感動。柬埔寨這裡有柬文版的「和撒那」喔!耶穌的愛真是無遠弗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