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基督丰荣团契”柬埔寨事工工场副主任许英黎宣教士
採访、整理/李文屏 |2020年1月15日
许英黎宣教士曾是一位热爱教育的中学教师,喜欢参与人的成长。2012年蒙神呼召,放下17年的教育工作,于2013进入香港建道神学院修读道学硕士,2016年加入“基督丰荣团契”柬埔寨丰荣事工,现为工场副主任。
问: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
许英黎(以下简称许):我心目中的英雄是特蕾莎修女。二十多年前,她的人生就启发了我,让我看到人不是为自己活。2005年,我第一次到柬埔寨就是去她的机构“仁爱修女会”服事二十几天。她可以放弃一切,放弃欧洲好的生活环境而去印度最贫穷、最肮髒的地方服事穷人;在她功成名就的时候,本可以享受很多,但是她还是选择以贫穷的方式去生活;她还能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英黎(右)于2016年9月签约,
正式成为“基督丰荣团契”宣教士。
(左为柬埔寨丰荣事工工场主任蔡婉玲)
问:你是如何信主的?
许:我在香港一个基督教学校作老师时,有同事向我传福音,可是我兴趣不大。2001年,一位好友约我陪她出去玩,她的钱包放我背包里,谁知不知怎么钱包弄丢了,到处找也找不到。我好难过,因为钱包里的乘车证对她有特别的意义,就对神祷告说:“如果你能帮她找回钱包,我就愿意多去认识你。”那天是周五。
下个周一,警察告诉她钱包找到了,乘车证还在里面。我在心里对神说:“好吧,那我就去多认识你。”就在那时,一位同事邀请我去一个佈道会。我本来不会去的,但刚刚对神许愿了要了解祂,总不能马上就食言吧,所以还是去了。佈道会中,面对呼召,我心中很感动,就决志信主,成为基督徒。
问:从信主到做宣教士,中间有一段距离,你是如何跨越的?
许:从信神到成为宣教士,中间的确有一段路。我起初是星期天信徒,有一阵还因为教会敬拜风格的原因而停止聚会,2009年重返教会。2010年,我放弃了一段感情,虽然是主动放弃,内心还是很难过很难过,持续15个月之久。就是在这期间,我体会到神爱我比我爱自己更深。
例如,在香港,大家通常不打电话而是用WhatApp留短信;但在我很低沉的时候,祂让主内肢体突然给我打电话来关心我。祂还赐给我异象。在第一次参加的退修会中,我去一个高台的椅子上安静,看到面前的大海上有很多庄稼在生长,衍生至全地。接着,耶稣出现在我旁边,我们一起坐在树荫下,眼前有几个妇女和孩子在收割庄稼。当时我不知道那就主对我的呼召。
在香港当老师,收入是不错的,工作稳定,退休也很有保障。我本来想的是工作到退休,退休后坐游轮到处旅行;但九月一开学,心中却有读神学的念头,想用业馀时间装备自己,而且念头越来越强,同时,神感动父亲支持我读神学。
我信主后,父母其实非常反对,父亲更曾指着我警告说,不许我带弟弟信主,因为家乡的迷信,认为我信主是家里的一个诅咒;弟弟后来也回教会,他也警告弟弟说要跟他脱离关係。我母亲还拜佛,他们都以我为荣,我母亲跟人说我是副校长(其实不是)。所以,要跟父母说我要辞职去读神学,非常艰难。教会牧者特别嘱咐我,要告诉他们之后才辞职,不能反过来。
2012年12月21日,我开车带爸爸妈妈去吃饭,他们坐后面,我想我开车时他们不会打我,就说出了读神学的想法。我母亲立刻激烈反对,父亲却一句话不说。一个月后,我跟父亲一起走路,他在决定要不要退休。退休金是足够他们用的,但钱都在妈妈那里,所以我对他说:“你退休吧,我以前答应过要每个月给你零花钱用,以后就算我不再做教育工作了,还是会持守承诺的。”我爸爸说:“你一直做事都是深思熟虑的,我支持你。”一反以前警告我的态度,我就知道是神开了他的心门。所以当时就哭了:神这么做,我不能不出来事奉祂。
当时我是学校训辅导主任,工作很忙,一天下来坐到沙发上都会睡着,这怎么能读神学呢?所以想不如半职,或者去教育局做,这样工作轻松些,会有精力去学习。但神告诉我: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由于工作有保障,我本来花钱大手大脚,没什么存款,当时就内省,应该改变花钱习惯,用五年时间存钱去读神学。可神又告诉我:不要积财宝在地上。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全时间读神学。于是那个晚上就做了决定:回应神的呼召,前40年我为自己活(我当时40岁),后40年的时间是主的,80岁我就可以回天家了。
一夜之间做了决定,第二天醒来却感到很害怕。我内心警觉,刷牙的时候对魔鬼说:“你不必打搅我了,我马上就去告诉学校我的想法。”所以早上八点就去敲校长的门。这样做,一是我不想给自己留退路,二是学校正铺路预备提拔我,我早点说学校可以早点有其它的预备。
对于我的决定,神很快就给了两个应证。
首先,祂感动一位家有三个幼儿的好友对我说:“我要养你一辈子。”他们夫妻有个约定:投资到达一定金额后,收益的一半要奉献给神。那天她刚回家,未开口先生就对她说:“我们承诺神的,今天可以兑现了。”因为那天他们的投资金额到达了所设定的线。时间如此之巧,他们便清楚是神要通过他们供养我,所以为我提供了三年进修神学的学费和寄宿费。
神的信实不仅在这里。那时我要全时读书,没有收入却要还刚住了两年的房屋贷款,怎么可能?环视居室,我觉得好可惜,要是有人愿意租我的屋子,又不动我收集的那些可爱的小东西就好了。但这怎么可能呢?神却成全了我的心思,让一位偶然认识的女研究生非常喜欢我的地方。租金加上取出来的退休金,三年的生活费用就满满足足,一无所缺。神就是这样无微不至地供应我,印证祂对我的呼召和对我的爱。
2013年,英黎重回柬埔寨寻求服事的确据。
问:事奉有很多方式,为什么是宣教?为什么是参与“丰荣”?
许:2012年底,带我信主的同事问我将来要怎样事奉神,我其实不知道有哪些选择,他说可以宣教或在教会服事。我就选择宣教。他问我去哪里宣教,我心里浮现柬埔寨,这可能是因为2005年去过。那夜,我再次订了新年去柬埔寨的机票,当飞机降落地时,我祈祷:“神啊,如果柬埔寨是祢要我服事的国家,求祢让我的心留下。”那一趟我故地重游,哭了很多。神真的让我的心留在那里了。
其实在我确实知道自己是蒙召宣教之前,曾看过一部关于柬埔寨女性的纪录片,就想帮助她们。这个纪录片是一般慈善机构制作的,我想,我是要服事神的,似乎应该去教会,如何去帮助这些女性呢?后来在教会实习时与一个传道人聊到这件心事,这位传道人说:有基督徒团体在做抗衡人口贩卖的事工,就是基督丰荣团契。神就这样让我认识了“丰荣”,还为我开了一道道的门,例如,我的教会本来不太谈宣教的,却很支持我。所以神学院一毕业,我就来到丰荣团队。
问:你觉得宣教中最大的挑战和喜乐是什么?
许:宣教中最大的挑战不是我自己这方面,因为我们是信主的人,有什么事都可以到神的面前来寻求答案和帮助。我的困难之处主要是来自父母,他们都还没信主,我不希望我的信、我的奉献成为他们信主的阻碍。我的一个传道人朋友就遇到这样的情况,她爸爸在得癌症时,她向他传福音,她爸爸说:“你知道吗,我其实很讨厌耶稣,因为祂抢走了你的钱我的钱,还抢走了你。”
另外,不能回家也是我很大的挑战。一般人认为宣教士要全部奉献,不能常常想着家;也有很多人虽然没有做过宣教士,却常常告诉宣教士应该怎样怎样,对宣教士有些不切实际、不合人情的期待和要求。拿见父母这件事来说,实际上,能够不影响事工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时间见到父母,会帮助我放下心中牵挂的担子,更好地服事。
虽然挑战不少,我却有很大的喜乐,因为主的爱、主的安慰和带领都很明显,祂让我放下许多无谓的包袱,但不是放下亲人。我知道神很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宣教士,而是不论我做什么祂都爱我。我宣教的时候祂爱我,我旅行的时候、休息的时候,祂也爱我。
问:你感到过孤单吗?
许:有孤单的时候。不过我提醒自己要好好爱自己,因为耶稣爱我。所以我会花些时间照顾自己,比如休息的日子去咖啡馆好好安静一下,喝喝咖啡;利用现代科技跟朋友和家人做远距交流等。
问:你如何看自己?如何看神?
许:我是神的女儿,开朗,有爱心,喜欢跟人联繫,喜欢与人有高质量的交流,也常常与神讲话,随时跟祂沟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会特意一定要在特定时段才跟他说话。比如晚饭时问我会问祂:“你觉得我做饭做的好吗?”洗浴的时候会说:“天父爸爸,能洗淋浴好开心哦。”
神对我来说是一位安静的父亲,祂一直都在那里,不会特别教训我,会跟我一起开心或伤心,会一直慈爱地关注着我。例如,有一次,我问祂:“天父爸爸,我可不可以以后每天都可以洗一个很舒服的澡?”祂就满足我心愿,感动房东免费给我装热水器,让我可以有热水浴,所以天冷的时候洗浴也舒服了。神就是这样在很多细小的地方都爱着我。
神也是我力量的源泉。有时候很累,我就一定要到神那里去,神也一定给我所需要的安慰和照顾。记得有一次我写代祷信,心中很低沉很低沉,有位远处的同工突然来电子邮件说爱我,要拥抱我,让我好感动。神很关心我的感受。
问:你对读者有什么话吗?
许:宣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神会调教属于祂的人。如果大家可以给宣教士一些空间,不要用既定的框框来界定宣教士,多关心、陪伴而不是给很多无谓的压力,宣教士会更得激励去事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