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赖淑芬 2023年1月
耶稣道成肉身,选择了「贴地」的基层身份,与边缘社群在一起。当时的社会大致上分为两个阶层,Insider 及Outsider。
Insider – 特权阶级,主导著社会的游戏规则,例如权贵、官员、宗教领袖等。outsider – 无权阶级,被排挤的,甚至是不被看见的。特权阶级不太清楚边缘群体的语言及需要,边缘群体为了生存,反而很清楚特权阶级的语言和权益。
耶稣来到世界时,带来上帝的国度,将当时社会的阶层文化反转过来,身教生命的平等和尊贵。耶稣选择成为Outsider,而不是Insider,无论在职业、家族背景、居住的地方及所处的社会阶层,都是一位百分百的outsider,与边缘群体朝夕相处,明白他们的需要。
耶稣以身作则来关注边缘群体
从旧约到新约,边缘群体分为四大类型:1) 被保护的;2) 被藐视的;3) 被排斥的;4) 被遗忘的,合共15种。简述如下:
被保护的三类:孤儿、寡妇和寄居者(诗146:9, 伯31:17-22)
在香港,有孤儿和寡妇,也有很多贫穷的寄居者,例如政治难民。寄居者比较缺少信徒的关怀。我探望过住在新界空置农地的政治难民,居住的情况很拥挤,十多人共用一个洗手间,经济拮据。因为聊得十分高兴,其中一个难民说要留我们吃饭,兴奋地说有海鲜,原来是他们不知从那里弄来的一条锦鲤。我们惊讶之余,感到难过。
被藐视的四类:另类女人、税吏(太26:6-13, 约4:7)、罪人、儿童(路15章, 太9:9, 可2:16-17, 路18:15-17)
当时的妓女,是可以被人用石头打死的;但耶稣不单与妓女在一起,更为她们说话,提出谁自认没有罪就可以处置她。在马太福音26章,当时大家认为是罪人的女人,耶稣容让她用香膏来擦祂的脚,甚至亲吻祂的脚。耶稣公开地告诉大家,祂知道这女人的罪很多,这女人亦经历了很多赦免的爱,所以勇敢地向耶稣表达情感。此外,撒马利亚井旁的妇人,亦面对同样的情况,基本上当时的人不会与外邦人聊天,男人不会接触女人,但耶稣却去关爱这位撒马利亚井旁的妇人。
甚至在耶稣的家谱中,都包括了一些低微的女人,例如喇合和路德。耶稣很爱妇女,以致耶稣在世上工作的时候,有一些妇女提供了很多物资及经济去支持祂的工作,直至耶稣离世前,都一直陪伴祂。
税吏当时被称为卖国贼,但耶稣竟呼召税吏马太成为祂的门徒。耶稣和税吏吃饭,其他人很多议论,但耶稣却说:「…我来是要召罪人。」再者,当时小朋友都是被轻视的,耶稣却亲近孩子,并提醒我们要回转像小孩,才能进天国。
由此可见,耶稣当时对边缘群体的重视,既医治他们,对他们宣讲天国的福音,同时也恢复他们的尊严。
被排斥的三类人:乞丐、病患、伤残者(路16:19-31, 伯29:15, 太9:20-22, 路14:12-14)
财主与乞丐拉撒路的故事中,最终拉撒路什么也没有,死了之后就在神的怀中;但财主则很惨,死后要受苦。当财主觉悟的时候,为时已晚。所以当有资源的时候,要与有需要的人分享,例如一些患病和伤残人士。
又如患了十二年血漏病的女人。当时女人已经是次等人,更何况是患血漏病的女人,她们要在身上挂一个铃铛,好在行走时让其他人听到声音就避开;但她十分勇敢,相信耶稣能够医治她,就主动走向人群,甚至去触摸耶稣。耶稣很感动,对她说:「女儿,放心!你的信心使你痊愈了。」公开示范了祂对这类被排斥和视为不洁之人的爱。
被遗忘的五类人:囚犯、痳疯患者、外邦人、被压制的人、无家者(诗146:9, 路5:13, 罗15:9, 耶22:16, 太8:28-34, 路8:26-39, 赛58:6, 箴31:8, 赛58:7, 太25:34-40)
坐牢被囚的人,我们也需要去关怀。痲疯病人,当时的人不会触摸他们,不单是害怕被传染,触摸后需要经过很多洁净礼仪,耶稣却伸手触摸他们,不单医治他们的病,亦透过触摸去表达对他们的爱和接纳。
外邦人,神差派了使徒保罗把福音传给他们,因为神很重视外邦人。我们要为受压制的人伸冤,不单是看见他们,更需要为他们说话。格拉森被鬼附的人,一个被遗忘、被讨厌的人,耶稣却走很远的路程去释放他,甚至牺牲了2-3千头猪。耶稣同样在示范,这些被忽略的人在神的眼中十分宝贵。
圣经中提及为无家者的付出是十分彻底的,例如将漂流的送到家里,甚至视之为自己的骨肉。不过主亦知道我们的局限,看重的是我们的尽力。有一次的报纸访问,我呼吁良心包租者廉价租出物业,果然,有一个业主找上门,近10年来拿出超过10个单位,帮助了很多贫穷人。当然,在马太福音25章提及接待赤身露体及坐牢者,就等同做在祂身上了。
所以当我们再一次看耶稣的生命,再一次看新旧约,就知道神深爱著边缘群体,这也是在挑战我们,挑战围墙里的教会,是否应该走出去,去到边缘群体的中间,跟从主的脚踪?
(经作者同意, 转载自『领袖生命事工网
https://www.leadersbedoing.net/blog)
Share on facebook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