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天空可以更绚烂
文/邱清萍
圣经的信心英雄不一定是好父亲。亚伯拉罕因处理不好妻妾之间的矛盾,两个儿子以撒和以实马利成了世仇;摩西为了领导以色列人成了缺席的父亲,他的儿子革舜和以利以谢是由外公带着(出十八);大卫因杀夫夺妻为儿子立了坏榜样,儿子暗嫩奸污了同父异母的妹妹,另一个儿子押沙龙用暴力逼宫。这些信心英雄虽有过人之勇成就大事,却在父亲的角色上交了白卷,甚至种下祸根。
圣经中的模范父亲另有其人,旧约有波阿斯,新约有约瑟。
波阿斯很有政治权势和财势,照当时文化的要求,婚姻要门当户对,配合身份与地位,像他那样有钱有势的男人绝不可能「下娶」像路得这样贫穷的外邦女子。而且习俗要求妻子必须能生儿子传宗接代,路得与前夫结婚十年都没有生育。从各方面看,娶路得的男人一定倒霉。
可是,波阿斯为男人本色下了新的定义,把标准提得更高。波阿斯看重路得对婆婆牺牲的爱,及投靠神的心志。他看重德力(二11-12),是一个有自制力的男人,路得睡在脚旁也不为心动,没有做出不规矩的事。他又有公信力,遵守当时的俗例,先求问路得至近的亲属,对方拒绝后他才尽本份赎地及娶路得,为拿俄米的丈夫及儿子留名。他忠心运用神给他的各种资源,作个好管家。
波阿斯按照旧约社会爱人的原则,为穷人留麦穗,为已死亲属留地、留名及留后,这些行动都需要牺牲财力及时间。他既非拿俄米至亲的亲属,本来不须要这样做,但他是个真男人,像耶稣一样为别人舍己,甚至超越当时律法的要求。他尊重路得,不因她是女性,穷人及外邦人,是新移民而鄙视她。波阿斯逆流而上,为人宽厚有情,不但没有恃势欺人,反以仁慈待人,乐于助人。
他后代有一曾孙名叫大卫,而大卫的后代出了救世主耶稣基督。波阿斯赎地及赎人其实就是救赎主(Kinsmen-Redeemer )的工作,预表了耶稣救赎之功。波阿斯善用他的权势成全两个女人,结果神的国得延伸,他自己也蒙福,成为耶稣家族的一位先祖。
新约的约瑟很容易被忽略,圣诞故事很少以他为主角,他却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没有重量级拳击手阿里那样的身材,也没有盖普那么有钱有成就。他只是一个木匠,却是一个伟大的男人,他是一个好父亲,是救世主的父亲。
耶稣的门徒马太在福音书一开始就树立了约瑟的重要性。第一章一节说耶稣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是犹太人,也是犹大王大卫的子孙。先知多次预言耶稣是王族的后代,但耶稣没有肉身的父亲,又怎么可能应验这预言?在耶稣家谱里,看出约瑟与大卫是皇族一脉相传的,应验了先知的预言。
圣经说约瑟是义人。作者马太指出两种义:法利赛人的义和神国的义。前者是许多犹太教里宗教的条例与礼仪,本身没有不妥,只是法利赛人将这些条例加上许多细则并且绝对化了,反而失去其中的精义,成了外表好看,里面腐败,与神的本性相差很远,而且捆绑人的律法主义。神国的义则满有神的圣洁、正直、公平和慈爱,是从里面生命的转化而流露出来的义,不是虚有其表的义。
约瑟活出了神国的义。他发现马利亚怀孕后,很自然的反应是想解除婚约。若马利亚被认定犯了奸淫,是会被拖出去被石头打死的。约瑟没有冲动行事,他接收了神借天使给他的指示,当时内心一定有许多的挣扎,他可能想:「娶了她我的名声一定会因此扫地!」但约瑟平时敬畏和顺服神,于是不顾一切照天使所指示的,把马利亚娶了过来。后来他的生活方式完全被打乱,马利亚与耶稣成了他生活的中心。耶稣两岁时约瑟必须带母子逃去埃及,躲避希律的屠杀。他们后来要在拿撒勒落脚,有家归不得。
卅年之久,耶稣在约瑟的照顾与教导下生活,学习木匠谋生的技能。耶稣虽不是约瑟的亲生子,却是家中的长子,本来要承继父业成为木匠,但祂却去传道。约瑟放下自己个人雄心,及社会赋予他的「男人」定义,选择以神的国为念,成全耶稣的召命。
约瑟是个品德高尚却不高傲的男人,敬畏神对神顺服,有情有义,不畏惧社会的压力,能跨越人为的框框,做该做的事,是一个真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