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秀娴博士(本会创始人之一,姊妹服事事工顾问)

我的门训呼召旅程

我在1979年将最后一份建筑图送进市政府待发建筑许可证之后,就与丈夫王灵辉(已在2016年回天家)准备到欧洲旅游。那时我正面临人生呼召的十字路口:往建筑专业前进,还是到神学院装备全职服事主?启程前祷告,求神透过这次旅程给我明证。结果神藉著三项建筑物指引了我的前程。

 

首先是英国的Westminster Abbey大教堂。当我发觉游客拥挤进去是要观看历代名人的坟墓(伊莉莎白英女王也葬在那里),心中就为该教堂的建筑师抱不平:原为敬拜永生神所建设的宏伟教堂,几百年后竟成了纪念死人的墓地!

 

在义大利的一个大广场上,我举目观看钟楼上青铜钟两旁各站一个青铜人:一边的年轻人在日出时敲钟,另一边的老年人在日落时敲钟,意即日出、日落,年轻人就成老年人了!神当时就给了我一个挑战:妳要将生命投资在哪儿呢?

 

答案就在最后一站法国Notre Dame 大教堂那圆形的彩色玫瑰窗。当时发给游客的单张上介绍它象征主耶稣的大使命:从圆心的耶路撒冷到圆周的地极,使万民作主的门徒(徒廿八19-20)。

 

cathedral, notre dame, paris-3599931.jpg

旅游回来后,我就下决心投身在建造人心中的灵宫,取代建设地上短暂的建筑物。

 

由于当时所参与的华人教会极需发展基督教教育,我就以此为主修。从神学院毕业后,神却带领我们到另一个教会;在那里,主日学老师是需要自己编制教材的。当时一位资深老师说了一句令我震撼的话:「我教这班主日学十年了,其中有些学生的生命一点都没有长进!」

 

我从教育所得的信念是:「学生没有学,老师就是白教了。」并且认定老师需要负一半的责任。于是我就祷告,求神让我找到改变生命的教学原则。结果从一本师训教材中发现从「了解的学习」到「付诸行动」之间,老师必须协助学生「改变态度」:一方面让学生接触属灵生命典范,另一方面给他们时间反省内心顺从神的程度。此后我不但在自己教学上应用此原则,并且也按这个原则编制师训教材,以促进有效的门训。

 

此后神再给我两次机会接受神学装备:第一次是进修圣经研究,引起了我按圣经文体掌握经文主题的兴趣,开始编制从文体释经至按教学原理写作教案的教材,并在新加坡神学院开始教授这门课;第二次是在另一间神学院接受一位专研旧约文体的老师及一位专研基督教教育的老师的指导,进深做教牧博士的研究,并且写作从释经至教学的师训教材。之后我有机会在北美华神及其他神学院培训神学生,又在华人教会培训成人主日学老师,使他们更有效地教导弟兄姐妹了解与遵行神的旨意、作主的好门徒。

 

2006年,我应邀回到圣地牙哥的教会,主任牧师给我的职称是「基督徒灵命塑造牧者」。当时我对「灵命塑造」还不熟识,于是从2007至2011年接受了两个基督教机构所举办的灵命塑造文凭课程,各为期两年,其中之一还包括了属灵导师的训练。这些灵命塑造的专门训练让我大开眼界,犹如神给我开了一个新的门训领域,并且我发现这正是自己在教会全职事奉廿多年来所忽略的一个门训漏洞!

 

然而,我也留意到灵命塑造的理念与操练虽显然合乎真理,且是门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缺乏清晰的圣经与神学基础。所以当北美华神已故梁洁琼院长在2010年代邀请我教授灵命塑造课程时,我推辞了,告诉她若要将灵命塑造推介到福音传统的华人教会,我们必须把灵命塑造的圣经与神学基础设立好。于是当我在2014年从牧会退休后,就立刻注册再到神学院进修灵命塑造的博士研究与学习,目标就是建立灵命塑造的圣经神学基础。没想到刚进修不久,北美华神就急不可待地邀请我开始教授灵命塑造的课程,并且带领牧者及神学生静修营!

 

对灵命塑造的认知与体验

回顾这十多年来,神透过灵命塑造的学习给我以下宝贵的认知与体验:

一、基督教「灵命塑造」就是三一神主动以爱吸引祂的儿女朝向与自己建立密切立约关系的过程。

「灵命塑造的目标」就是使人恢复神的形像、活像主耶稣:因为从创世神按其形像造我们(创一27)就是要我们像祂;甚至世人堕落后,主道成肉身来拯救,使重生得救的人可以效法祂儿子的模样(罗八29);及至主再来时我们必要像祂(约壹三2)。

灵命塑造与门训有以上共同的目标,然而二者之间也有区别:前者比较著重内在的属灵生命,即建立如主耶稣与父神密切连结的生命;而后者却是关注属灵生命的全部,即表里一致地活出主耶稣的性情(彼后一3-11),爱神爱人的大诫命(太廿二37-39),及使人作主门徒的大使命(太廿八19-20及路四18-19)。主的门徒必须倚靠神使基督复活的大能去培育内在的生命,才能内涌外流地活出主的模样。

二、情感对灵命塑造的重要性。

华人一向著重理性(左脑)的发展,对感性(右脑)的发展却是裹足不前,认为情感随时波动不可靠。但记得一位灵命塑造老师却说:「我们的理性是会撒谎的、感性是不会撒谎的。」

例如,有人说一句话得罪你,你即时感到生气,但理性知道生气是不被接纳的,于是非常有修养地回应对方。我在属灵导师的引导下,开始觉察到自己的情感,并且操练将自己对人与事的第一情感反应带到主面前。在主无条件的爱及圣灵的光照下,我看见自己心态与动机的是或不是,就经历主的安慰或饶恕,正如诗篇139诗人的经历。

因此情感是使人看见内在属灵光景的窗户,可以帮助人真实地到主面前来接受祂的牧养与医治。

三、静修营是一种属灵操练及享受与主相交的经历。

静修营是我们从马不停蹄的生活中放慢脚步,给予宽裕的空间与时间与主互动交流的最佳环境。经过多次在静修营宁静的大自然中享受与主相交的宝贵经历后,我不知不觉地将与主随时随地的对话带到日常生活中。尤其在经历困苦时,轻轻闪过的念头都会得蒙主即时的回应与安慰。

有一次看著眼前我与已故母亲及丈夫的三人合照,我心中自怜地说:「母亲走了我成了孤儿,丈夫走了我成了寡妇!」神即时回应说:「我岂不正是孤儿寡妇的神吗?」另一次我刚带领完一连串聚会,第二天早上散步时,身心灵疲惫的我看著乌云密布的天,对神似乎有一点期待,但脑海却是一片空白!突然神让我想起并轻轻唱著青少年时的一首诗歌,唱到最后一句 “When Jesus shows His smiling face, there is sunshine in my soul”(当耶稣展示祂的笑脸,就有阳光在我心),立时我心中的乌云就一扫而清,并且感受到主已悦纳了我的事奉!

最近一次发现被骗,将要失去储蓄帐户大部分存款,心中感到忧虑之际,神给我「钱财是会飞走的」的意念反而叫我尝试放手:好吧,飞走就飞走吧!后来神还是怜悯我,存款没有失去,但让我体会属天的价值观:「你岂要定睛在虚无的钱财上吗?因钱财必长翅膀,如鹰向天飞去。」(箴言廿三5)

灵命与品格塑造中心

去年(2022)神供应北美华神所需的经费去发展灵命与品格塑造中心,并邀请我当中心的主任!虽然我心中战战兢兢,恐怕力不从心,可是不敢推辞,因为门训既是神给我的呼召,也多次提供机会让我接受神学装备,又让我发现灵命塑造是门训的一个漏洞。工尚未成岂能退缩?只好与孟安丽老师同心祷告,求主赐下同工团队,弥补我多方面的不足!感谢主垂听祷告,为我们召聚了一群热衷于灵命与品格塑造的同工团队,承担祂给我们的共同托付与使命。

注:本文转载自北美华神2023春季季刊,略有改动。

 

首页 |灵命塑造|事工代祷信

Facebook
Email
WhatsApp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