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美珠牧师 (摘自 2021 灵命塑造事工静默日 信息)

在学习教会属灵传统操练时,我发现一个挑战:现代人注重理性思维,容易倾向让信仰停留在理性思考的层面,进而较难进入从脑到心的过程;并难以聆听主、自己及他人的心声。在我教导灵命塑造学的经验中,发现信徒用心灵去体会或经历神大都会遇到挑战,他们常常会问如何与主沟通?如何与主更深相交而不是在独白;如何不单在思维中,还在心灵中与主相交等。

Colloquy的意思?字典解释就是「谈话」或「对话」。显而易见,所指是双向谈话,不是单向谈话。英文里dialogue(对话),和monologue (独白)是不同的。你是否有发现我们日常的祷告,好像独白一般,告诉耶稣我们的需要,说完清单就走,来不及聆听耶稣一言半语,遑论祂有什么对我们说?好比你打电话给一个好朋友,一直说个不停,说完就挂上电话,你的朋友会有什么感受?你说完就挂断线,那是完全没有沟通的「对话」。最近,有一位朋友谈她结伴游玩的沮丧及挫败经验,也是关于当中有一位友人一直不停地讲自己的事,众人都没法说话,谁还想再跟这位朋友出去玩呢?

 同样地,当我们操练与神静默独处时,要明白我们断不是独自一人,是有主和我们在一起。独处与孤单的差别是什么?孤单就是我是世界上最可怜最寂寞的一个人;独处虽然也是一个人,但有耶稣的同在;当耶稣与我单独在一起时,我就不孤单。其实,大多数的人很害怕寂寞,如果我们感到寂寞,就应该邀请耶稣,处自己最深的寂寞中,那就是独处。当我们学习与主双向对话,就体验到自己并不孤单,因有耶稣陪伴。

在属灵传统的操练中,我们学习如圣言心祷、意识省察、默观福音及操练神的同在,这些操练有什么共通性?你会发现这四种操练,虽然以不同方式亲近主,但都有一个共同要素,就是「与主对话」! 在不同的阶段中,开放与神对话的空间。

圣言心祷 (Lectio Divina) 

当进入默想经文后第三阶段,勾起我们生命中对一些人事物的思绪时,我们便要开始「与主对话」。

意识省察(Examen Prayer)

第三、四阶段也是「与主对话」。操练开始时像是放电影一样,察看神在我们这一天的作为,无论是否感受到神的同在,都来邀请主带我们回顾,并聆听我们内心的情感动态。其间,或许我们会呼求主施恩,医治且释放,这也是「与主对话」的时刻。

在默观经文(Contemplate Gospel in Ignatius way)时,我们与神一起进入经文场景,默观主耶稣的作为;最后,当我们淡出经文情景,我们跟耶稣好好的谈谈体会。

最后在操练神的同在 (Practice the Presence of God)时,我们随时意识神的同在,与祂共话。当与主交谈后,我们留在主所赐最深的体会、衪美善的属性与同在中休歇,回味与主相交的甜美。我们把所有的一切思绪放下,交在在主的手中,,让我们的心灵与主相连。

与主对话的内容 的圣经基础

圣经中,撒玛利亚妇人在井边跟耶稣的对话(约第四章6-32),是我们学习「与主对话J的好例子。 他们的对话是有来有往,开始是谈物质层面的水,口渴了要喝水。当耶稣提到活水,妇人质疑耶稣:「我们的祖宗雅各将这井留给我们,他自己和儿子并牲畜也都喝这井里的水,难道你比他还大吗?」在这第一个对话中,耶稣如何引领她?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 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直涌到永生。亅这是一个从物质转移到心灵深处,这个活水是永不止息的。

耶稣深知这妇人生命中一个更深的黑洞,就是她与人的关系,特别是与男性的关系,这也是她生命最深的痛处。她不愿意在正常时刻来打水,故意选在日正当空、人群稀少的时刻,为避开闲人闲语。所以,当耶稣让她请丈夫过来时,她没有办法道出真实处境;耶稣随即揭露她真实的景况:「你说没有丈夫是不错的。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你这话是真的。」这妇人即说耶稣就是先知,表达她知道耶稣是真正地认识她。耶稣让这妇人经历祂真知道她的实况,她不需再隐藏自己。

在第二回对话中,耶稣帮助这个女人面对生命中最深的痛 — 她将生命依附在人的关系上,因而不断地陷入不正常的关系,这使她失去了「真我」。她每天只能活在「假我」中,被人所鄙弃。但耶稣与她对话,领她从外在对井水的需要,进到她内心对活水的需要,使她走出「虚假的我」走进了「真实的我」。耶稣知道我们的实况,当我们与祂对话时,往往会走进甚至直面自己都不认识的「我」。

耶稣比我们更认识我们自己的真实境况,祂比我们更爱我们那不完美的自我。耶稣愿意与我们对话,因祂要让我们知道祂是如何爱我们、了解我们,更是乐意走进我们的生命;因此在祂面前,我们不需要隐藏,而是活在阳光下,活出自由光彩。「假我」是藉著我所有、我所做或人看我为基准的;而「真我」是我在基督里,相信我所有的都是神所赐予的,我所做的是神的命定与呼召,并以神的眼光来看我的基础上。你我都可以像这个妇人一样,因与主对话,从「假我」的束缚中得释放,进入活出「真我」的自由中。

「默观生活中,要努力从所有虚假的羁绊中得自由,并向上帝彻底敞开。
默观本身就是自我得释放,以接受在神里面的真实身分。」
汤默顿 (Thomas Merton,1915-1968)

第三回合的对话前,这妇人突然改变话题,从丈夫的关系改变到敬拜的地点。这是对话的核心 — 人如何与神亲近。耶稣却告诉她因神是个灵,敬拜父神是在于内在心灵而非外在地点;耶稣强调与神的关系在乎人内在的心灵和诚实。我们从这里可以学到什么?耶稣与这妇人的对话:从物质层面的井水到生命的活水,进到由内心层面隐藏的我寻到真实的我,最后进入灵的层面;从我们的意识,进到我们的心灵,这是最深一层与神的关系。从这个对话中我们看到:当我们与主对话时,祂引领我们从物质、内心进入心灵层面;当我们与主亲近,我们就越接近成为神创造的「真我」,拥有真正自由。与主真实的沟通让我们知道,与神接近不是靠任何人、事、物;神是个灵,我们是用灵与祂相交。

奥古斯丁:「当我们在错配的地方之时,心灵总不能安息下来。」

因为「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传道书3:11)所以我们的心灵与永生的神连结;回到心灵的居所,我们的心灵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息。反过来说,若我们的心灵要在其他人事物中寻找安息,我们将会陷入永远的失望与挫败。卢云(Henry Nouwen)说:「若我们要在第二种(人间)的爱中寻找第一种(神)的爱时,我们显然将会绝望与痛苦。」

与主对话的要素

耶稣是主动的神,人的回应

这事件发生在耶稣特别绕道到撒玛利亚,留意开启这段对话的是谁?一直是耶稣主动前去,开始与持续对话。我们常常会担心说讲什么?其实留意主就在这里,要与你好好说话;就如你与一个最好的朋友坐在一起,不需担心说话的内容。圣灵在你心中用说不出的叹息,为我们说尽一切心中的话。耶稣是一位主动的神,我们不用担心,祂会引导我们的谈话。耶稣是最好的属灵导师,祂总是可以把身边生活人事物带进对话中,祂用我们明白的方式来与我们对话。这井旁对话不只是耶稣问她,或是她问耶稣,说完话就走;她聆听耶稣每句话,而且句句回应。他们俩是在对话,一问一答很清楚。真挚的友谊关系,就是互动有来有往,如同耶稣与这个妇人之间彼此交流,有问有答一样。所以,我们在静默独处时,可以藉著圣灵带动来互动对话。开始时,可能不太清楚神的回应,假以时日,多些等待,耐心地慢慢体会神与你说话的独特方式,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很独特,你相信吗?神会用我们明白的方式与我们沟通,如同耶稣与撒马利亚妇人的谈话,也是独一无二的。

耶稣是一位启示的神,妇人述说主的作为

当我们与主独处,与祂对话,祂会告诉我们一些我们从没想到过的。这个妇人怎么会想到耶稣知道她所有的秘密?为什么我们这么想要隐藏?这么害怕?因为我们离开了主。 但神会启示。看,这妇人被主耶稣触摸到的时候,她就放胆传扬福音,告诉所有人她不怕了,因为她知道了和她对话的这位就是弥赛亚。来让我们的心跟主连接在一起!当我们的黑暗遇见了光明,就会向人述说主一切,不再需要隐藏或害怕。

历史基础​

在教会历史属灵操练传统中,依纳爵灵修操练特别使用这个字Colloquy(对话或对祷), 意思是一个朋友跟另外一个朋友说话,或者是仆人与主人说话。确实,我们与主对话是很微妙的关系,祂既是朋友,又是我们的主,也是天上的父;祂是我们的神比我们大,祂当然知道我们的一切,这让我们很放心,可以向祂倾诉疑难、需要、帮助,或告之如何行差踏错…这些,都是依纳爵神操时常常作的。

「对祷」是你与父神、耶稣与圣灵之间的亲密对话,这对祷就是在属灵操练结束的时候,可以在任何时候发生。在对祷中,圣灵引导我们说或听,犹如朋友与朋友交谈,一个人向得罪他或她的人说话,孩子与父母或属灵导师交谈,相爱的人对他或她心爱的人说话。 Kevin O’Brien, Ignatian Adventure​

在这种灵修操练中, Colloquy是放在默想福音书经文后,让经文中的人物淡出后,按经文所带来的触动,一个人单独与主对话的时刻。我们将心中各种领受、挣扎、投诉或感恩等,与主倾谈;最重要是聆听主对我内心说什么,这是单独与主一起对话的精致时刻。此外,依纳爵灵修操练也建议我们在默想相同经文一周后,可以长时间沉浸在经文中,让经文充满我们的思想;在卸下一切抗拒与防卫后,以五官的默观方式(Application of Sense) 继续默想经文带来的触动。我们更可将「闻与尝亅的感官转化成感受主的美善属性(SE 121-126)孕育在灵里,享受在灵里与主相交;此时更是无声胜有声,深渊与深渊的互应。

 


所以当你在静默独处中或默想经文时,心中有所触动就尝试跟主说说;好像撒玛利亚妇人,与耶稣谈里面的思绪与需要。将心里最深的渴望或是触动与耶稣倾诉是重要的,但等候聆听主对我们内心说话更重要,开放让主跟我们交流。我们都体会过与一些重要人物(Significant one)交谈过后,会使我们的生命丰富;如果我们常常与这样有意义的朋友坦率交谈,心中将会是何等满足,因为有人了解我、明白我,更是使我长见识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既可以说出心中想法,也可以听到他/她的想法,这不才真是一种生命的互动交流吗!

有些人会问 : 我们现在读的这段经文是二千年前的事情,今天耶稣是不是会像与这个撒玛利亚妇人对话一样,与我对话?

在今日我可以与耶稣对话?如何?时间神学

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
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神。(诗 90:1-2)

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
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启 3:20)

这两段经文指出,神是世世代代永永远远的一位永生的神。这位永生的神站在我们的心门外叩门,我们愿意打开心门,祂便与我们一起坐席,这是双向的。耶稣告诉我们,从古至今衪都与我们同在,衪与我,我与衪可以一起坐席;与衪一起交谈、坐席、吃饭的时候,就是放下防卫,最好交心的时刻。
莉安•佩恩(Leanne Payne) 在其著作《Healing presence》提出时间神学这一概念,此概念有助我们了解永恒的神,可以医治我们过去的伤痛,我将之应用在「与主对话」上。时间是一个平面。平面上的时间是包含过去、现在、未来!可是我们人是非常有限,只能在一个点上,我现在只能在这里,我就不可能在昨天去过的地方或者明天要去的地方,因人是有限的。神却不受限,祂是永恒的神,祂在这个平面上,祂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那我如何跟这位永恒的神对话呢?当我此时此刻邀请主进入我们的对谈,藉著圣灵与我(点)就与永恒的神同在(平面)上一起谈心。所以,神可以对我们生命过去的经历,现在的处境及将来的方向说话。圣灵使我们在祂的永恒时间里,与祂谈话交心就成了可能。

与主对话的操练

在每一个属灵操练中,都可以留白来与主对谈。听听自己的心声,他人的心声及主的心声。藉著书写灵修札记、依纳爵默观福音经文、操练神同在或意识省察等,与主交谈。属灵操练不但是个人也是群体的,当我们在团契群体里一起分享与主交谈的领受或聆听他人的领受时,都是我们与主交谈的经验。

结语​

在属灵操练中,十分重要的是分辨 (discernment),分辨乃是选择那些更能使我进入与主深交的关系。无论任何时刻,当我们选择从背向神到转向神时,我们的生命就会有转机。好像这撒马利亚妇人好好的与主对话,她生命就改变了,她发现耶稣是这么亲切,生命中有主时,活著还求什么呢?这妇人甚至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水罐撇下去报告好消息。这事件看出耶稣是主动的,衪很想对我们每个人说话,就像跟撒玛利亚妇人谈话一样,她一层层地在神面前敞开自己,让我们的身心灵也向主开放。当我们「与主对话亅的时候,你渐渐以神为中心来看人事物,远离以自我为中心;甚至避免进入自我斗争及自我批判里,多以神的眼光看自己及他人。过去或许我们习惯多说话,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多聆听主。我相信这样的操练帮助个人与主有更亲近的关系,让真理可以从我们的头脑连结到心,真正体验真理的宝贵与真实。

首页灵命塑造|事工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