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美珠

失落是人生的一部份。没有一个人可以幸免于失落。活在这堕落的世界就意谓着我们在人生里会经历失落,纵然有时我们不知觉那就是一种失落。

富勒神学院的前心理系系主任Dr. Archibald Hart 谈到人生的失落时,他说(注1) :“人生就是一场的失落。从我们出生的第一天我们就开始失去一些事。随着我们年岁的成长,我们就失去更多的时间。我们从幼稚园毕业,离开安全的地方和好朋友;从青少年到成人,不断经历某种程度之自由和无忧无虑的失落。当我们投资也可能失去钱财;作决定也会失去信心。年老时,器官会老化,牙齿和头髮会脱落。我们需要处理我们的失落,否则它将转化成沮丧。”

失落是人生现实的一面。它在我们的人生中有时不仅是无法避免的,也是无法控制的。若要面对失落和转化失落,我们就必须了解失落和因失落所带来的哀伤。

失落就是失去我们所曾拥有的,而我们所面临最重要的失落是死亡,特别是当我们所爱的亲友离世。本文将从四方面来看失落的本质.

 

 

创造中的整全

三位一体的神创造人有三方面的特质。首先,神创造人是按照上帝的真理 ─ 仁爱和圣洁的形象。我们人类是按着神荣耀的形象所创造的(创1:26-27; 弗4:24; 诗 8:3-8)。

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以及全地,和地上所有爬行的生物!”。于是,神照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人;就是照着祂的形象创造了人;祂所创造的有男有女。(创1:26-27)

第二,我们被创造时是与神与人,有一种爱的契合关系。在我们的本质里是渴望被爱及爱人的,这是反映神的本质,那也就是爱。在圣父,圣子及圣灵之间就有一个爱的契合关系。 这是神的心意要我们在祂的爱里建立关系。(约17:21-26)

我在他们里面,你在我里面,使他们完完全全合而为一,让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并且知道你爱他们,好像爱我一样。 父啊,我在哪里,愿你赐给我的人也和我同在哪里,让他们看见你赐给我的荣耀,因为在创立世界以前,你已经爱我了。……我已经把你的名指示他们,还要再指示,使你爱我的爱在他们里面,我也在他们里面。 (约17:23-25)

第三,神创造人时也赋予人生命的目的。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呼召和神圣的命定(创1:28)。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属灵恩赐去建立基督的身体(弗4:7-13),每个人所管理和繁延的使命有所不同,也因着每个人独特的使命,才能勾画出神国度的美好。(林前12)

当我们清楚自己在神面前的尊贵身份,才知道并完成神的神圣召命。神赋予人尊贵的身份,契合的团契和神圣的命定,来完成神在世上的心意。所以这三者- 身份,关系和使命- 是神创造我们时所赋予我们的丰荣的生命,这三者也是无法分隔的。

总之,起初神的创造,人的生命是完整完全的,没有失落后的哀伤。亚当和夏娃沉浸于神的爱中和享受一种纯洁和愉悦的生活。他们带着无可置疑的荣耀身份(创1:26-27),被爱和彼此相爱(创2:18-25) ,坚定地安全(创1:29,2:25),和一个有意义的人生目的 (创1:31;2:15), 他们能与神与彼此完全地沟通 (创1:26;3:8-9),只要他们活在神所设立的次序和界限里,他们就能经验爱、希望、和平、和谐和整全(注2)。

人类是神所创造的,是整合了尊严,契合及最高层次的命定的创造物。

堕落后的失落

当撒旦接近夏娃,它就在她面前控告神,使人类的第一对父母远离神(创3:4-5)。它怂恿他们否认他们的有限性,使他们不需要神而变得独立自主。撒旦搅动他们破坏神为人类所设立的次序和界限,他们要如同神能任意自由地作他们想作的事。

亚当和夏娃在那时刻作的选择,使他们失去了神为人类所创造设计的特殊本质。此后,人类在人生中的痛苦,都要承担因这堕落所带来的叹息哀伤。这失落和认知哀伤叙述如下:

伊甸园的破坏: 但当人犯罪,罪进入这世界后,这三者要素都变质了。

亞當和夏娃在那時刻作的選擇,使他們失去了神為人類所創造設計的特殊本質。此後,人類在人生中的痛苦,都要承擔因這墮落所帶來的嘆息哀傷。這失落和認知哀傷敘述如下:

伊甸園的破壞: 但當人犯罪,罪進入這世界後,這三者要素都變質了。

1.失去尊严:

当神创造人,夫妻二人赤身露体都不会羞耻。(创2:28)人与人之间是完全的透明,有完全的信任、真诚、安全、尊重和满足。但在犯罪后,发生了什么?人赤身露体时,感到羞耻和害怕。亚当回答:“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就藏了起来。”(创3:10)当人犯罪后,我们就产生羞耻的心,而不再有神尊贵的心。

人的羞耻是人因做错而觉得自己失去个人的价值,人就想要将自己隐藏起来。人犯罪后,原有的荣耀变为羞辱。“你的荣耀就变为大大地羞辱。”(哈巴谷书2:16)所以因着人的堕落后,人所有的关系都变质了。

2.失去契合:

与神的关系决裂:犯罪后的另一结果是与神分隔。内在,羞耻的感受造成亚当与夏娃不敢见神要躲藏起来;外在,他们被赶出了伊甸园。从此,人失去与神的契合关系。“耶和华神就把他赶出伊甸园,去耕种他自己也是从那里出来的地土。”(创世记3:23)

与人关系的分裂(注3):我们原是按神的荣耀所造,我们也因彼此的关系而互相扶持,但犯罪后我们看自己是扭曲和破碎的。我们破碎的形象造成自我的失落(羞耻),且缺乏顾虑他人(自我中心)。

破碎的形象反映在关系的不正常,错误的核心信念、和骚扰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到堕落后,亚当和夏娃关系的失落:他们失去对彼此的信任和真诚(创3:10),他们否认自己的责任怪罪对方。其它的问题也相继出现:

  • 分岐和拒绝(创3:12)
  • 敌意和恨意(创3:15)
  • 辖制和痛苦(创3:16-17)
  • 劳苦和驱动力(创3:17)
  • 放逐和孤儿(创3:23-24)
  • 嫉妒和竞争(创4:5)
  • 愤怒和暴力(创4:5,8)
  • 论断和咒阻(创4:10-12)
  • 孤立和不安(创4:13-14)

疾病和死亡,也都是犯罪后的结果。人犯罪后,伊甸园的丰荣被破坏了,人开始与神、与人割裂,关系的次序颠倒,随之而来人与万物的关系也变质了。

与万物的关系:当神创造人时,给人管理万物的权柄,但人犯罪后,人与万物的关系也改变了,人将万物当作神来拜,这就是拜偶像的开始。始于人与万物关系次序的颠倒,不以神为神、乃以万物为神,这就是人的罪,人的愁苦也就加深了。

3.失去命定:

结果,失去尊严和契合所带来的就是失去命定。当亚当和夏娃得罪了神,他们就不完全且不正常。当他们离开了伊甸园,他们就离开了神的视限范围(创3:24),他们离开了伊甸园,不知道该如何过生活,他们活在痛苦和哀伤中。他们属灵上的死亡,造成他们失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撒旦的主要攻击目标:当人犯罪后,撒旦继续的攻击这三方面的弱点,首先就是继续攻击人的自尊(Identity),让人产生羞耻感,使人远离荣耀的神,以致于在人际关系(Koinonia)上带来许多的分歧和破坏,因此人就失去使命感,无法活出神创造人时的丰盛生命和使命 (Destiny)。

死亡所带来的失落

同样的,因死亡所带来的失落也可以分成两个层面:

第一,外在的失落包含了主要和次要的失落。

死亡是主要的失落,因死亡可能带来角色、财务或健康等次要的失落。例如,先生因病骤然去世,他是家中经济的主要来源,妻子为了抚养幼小的孩子,有时因为财物的需要过大,甚至取代死亡(身体)所产生的主要失落与哀伤,妻子可能从未有机会去疗伤。

第二方面,内在的失落,包括因死亡所带来身份,契合和命定的失落。

例如,当一个人因死亡夺去所爱的人,将会深深影响内在的失落。因着死亡的失落,人顿时会觉得怀疑自己是谁,谁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感受,和我活着倒底还有何目的。因为所爱的亲人已离世时,仿佛将自己个人的身份,关系和命定都带走了。

宏观与微观失落忧伤

从宏观的角度,人类历史中最大的失落乃是永死,在人堕落时发生的,这带来与神永远的分离,也是永远的忧伤。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在永远的失落和忧伤之后,随之带来人类无止息的失落与忧伤,直到耶稣基督再来的日子。保罗清楚的指出在永死与基督的再来之间,我们会经历痛苦和忧伤。

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劳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歎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 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罗8:22-25)

我们得盼望乃是耶稣再来时会有新天新地,那时将不会有失落与哀伤,那是我们永远的盼望。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 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坐宝座的说:“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又说:“你要写下来,因为这些话是可信的、真实的。”(启21:1-5)

认知失落的微观会 帮助我们,接受人生有无止境的失落与忧伤,而认知失落的宏观能给我们勇气和坚忍,来面对人生中会有失落(死亡)和忧伤。我们都在等候耶稣的再来,所带来最后的得赎和恢复。

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可以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你们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因此,你们是大有喜乐;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彼前1:3-7)

也唯有在“现今”的失落中经历神的同在,就确知神永恆的同在是真实的。

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恆切。(罗12:12)

(作者现任教于灵粮神学院,台北灵粮辅导中心带领『伴你走过忧伤路』支持小组)

备注:

  1. Archibald D. Hart, Counseling the Depressed, Resources for Christian Counseling (Waco,TX:Word, 1987), 73.
  2. Craig W. Ellison, “From Eden to the Couch:The Restoration of Shalom, “Christian Counseling Today 10, no. 1 (1993): 30-34.
  3. 2007 Transformation by the power of love Conference at Harvest Rock Church, Pasadena, CA, Steve Chu, S
  4.  

首页灵命塑造|事工文汇

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