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秀嫻 / 2019
圣灵临在耶稣的生命
约翰福音开卷就宣告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约1:1)接下来又解释这「道」降世为人,住(字面为搭帐蓬)在我们中间,将那从来没有人看见过的神表明出来,因而启示了这「道」,即神子耶稣与父神之间独特、密切、合一的闗系(约1:14, 18)。然而、当耶稣在地上生活时,祂的「灵命」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路加福音透露,从祂在马利亚腹中藉圣灵受孕,成年时受洗、在旷野受试探、开始事奉、最后在十字架上,神的圣灵自始至终临在祂身上,正如以下经文所记载:
耶稣出生前,天使向马利亚解释说:「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庇荫你.因此,那要生的圣者要称为神的儿子。」(路1:35)当祂受了洗,正祷告的时候天就开了,圣灵降临在祂身上……(路3:21-22);既被圣灵充满,从约但河回来后,圣灵又将祂引到旷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路4:1)。得胜试探后,耶稣满有圣灵的能力回到加利利,祂的名声就传遍了四方(路4:14)。最后钉在十字架上将要离世时,耶稣祷告父神说:「父阿,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路23:46)如此,因著圣灵在祂身上一生的临在,神子耶稣活在地上时就重复见证说:「我与父原为一。……父在我里面,我也在父里面。」(约10:30, 38)
然而,作为人子的耶稣如何维系著与父神合一的关系而显出内涌、外流的灵命呢?在此,让我们先来探讨耶稣内涌的活泼灵命(外流篇请看吴淑仪《耶稣灵命的外流:国度观的福音》)。根据四福音的记载,耶稣的秘诀就是透过随时祷告与神连结而凡事遵照父神的指引,又透过默想圣言洞悉身份而全然体贴父神的心意,从而拥有内在活泼的灵命。
一、耶稣彻底倚靠父神的指引
耶稣透过随时祷告与神连结
路加福音对耶稣祷告生活的记载,比其他福音书更详尽更独特。无论在旷野、在山上都看到耶稣祷告的影子:祂经常退到旷野去祷告(路5:16),又带著彼得、约翰、雅各、上山去祷告(路9:28)。祂在一般生活中固定祷告(路11:1),也在闗键性时刻祷告,如河中受洗: 耶稣受了洗、正祷告的时候、天就开了……(路3:21);及高山变像:正祷告的时候、祂的面貌就改变了,衣服洁白放光(路9:28),都描述祂正在祷告中发生。无论是祂孤自一人的时侯:耶稣出去上山祷告(路6:12);或有群众在旁的时侯:耶稣在群众面前拿著这五个饼、两条鱼、望著天祝福……(路9:16),都有祂祷告的记载。当祂欢乐的时侯祷告:耶稣被圣灵感动就欢乐、说、「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路10:21);当祂忧伤的时侯也祷告: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 (路22:44)。有时祂祷告简短: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他们(路24:30);有时祂祷告长久:在拣选门徒前夕上山,昼夜寻求神的指引(路6:12)。祂为自己祷告: 「父阿、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路22:42);也为门徒祷告:当彼得软弱,祂祷告:「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路22:32);又为钉祂十字架的兵士祷告:「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祂在事奉开始前、受洗后祷告(路3:21);也在事奉结束后、升天前为门徒祝祷:耶稣……举手给他们祝福。正祝福的时候、祂就离开他们、被带到天上去了(路24:50)。
这些记载让我们略见主耶稣的祷告生活:随时随地真诚与天父连结,因而洞悉发生在他身上的大小事情。祂的门徒显然观察到并响往他的祷告生活,以致主动来要求祂教他们祷告(路11:1),耶稣就教导他们说: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 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天天赐给我们。赦免我们的罪,因为我们也赦免凡亏欠我们的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路11:2-5)
这主祷文幚助人避免専注祈求自己所要的天性,而寻求神的圣洁、国度、旨意、人灵性及物质的需要、脱离罪悪及试探、及饶恕的功课等。
耶稣凡事遵照父神的启示
从耶稣随时随地祷告与神连结的生活,不难想像祂经常得神的启示,也按其教导与做事。约翰福音一再强调耶稣只说父神所说的话、只做父神所做的事。针对教导方面,祂曾说:「我的教训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来者的。」(约7:16) 换句话说,祂只教导从父神面前学到或受教于父神的话:「我所说的是在我父那里看见的」(约8:38); 「我说这些话、乃是照著父所教训我的」(约8:28);「你们所听见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来之父的道。」(约14:24) 祂甚至表明祂是完全遵照父神的命令说话:「因为我没有凭著自己讲,惟有差我来的父,已经给我命令,叫我说甚么,讲甚么。」(约12:49)
祂在工作方面也是彻底倚靠父神的指引:「子凭著自己不能作甚么,惟有看见父所作的,子才能作;父所作的事,子也照样作。」(约5:19)「父怎样吩咐我,我就怎样行。」(约14:31);「因为我从天上降下来,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来者的意思行。」(约6:38)「我凭著自己不能作甚么,我怎么听见,就怎么审判。我的审判也是公平的.因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来者的意思。」(约5:30)「就是判断人,我的判断也是真的;因为不是我独自在这里,还有差我来的父与我同在。」(约8:16)甚至连祂自己的生命,根据神的命令祂有权放下或取回:「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约10:18)。
二、耶稣全然体贴父神的心意
默想圣言、洞悉身份
虽然福音书没有明明说耶稣默想神的话,但从祂经常将先知及诗篇的预言应用在自己的身上,可见祂透过默想神的话,且经常祷告与父神交流而洞悉自己弥赛亚的身份。当祂开始出来传道,在自己家郷拿撒勒的会堂读出以赛亚的预言:「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接著对会众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路4:18-21)可见祂从应用以赛亚的预言:「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报告耶和华的恩年……」(赛61:1-2)洞悉到自己弥赛亚的身份。
另一次当施洗约翰打法人来问他是否所等待的弥赛亚时(路7:20),耶稣就引用以赛亚的预言「那时瞎子的眼必睁开、聋子的耳必开通……」(赛35:5)回答他们:「你们去,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聋子听见…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路7:20)最后,耶稣在十字架上离世前向天父的祷告:「父阿!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23:46)也呼应了诗人的祷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诗31:5)耶稣显然对旧约先知书及诗篇对弥赛亚的预言非常熟识,以致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最有理由怀疑自己神子的身份时,仍能洞悉到这些话在自己身上的应验!
默想圣言、洞悉精意
耶稣也是透过默想圣言,发现祂的父神在乎人心中的动机过于外表的行为或经文字面的解释,以致能洞悉神律例典章背后的精意。例如祂在登山宝训中提出六项激进性经文精意反驳传统解经:「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只是我告诉你们……」(太5:21-22);包括动怒(心中动机)与杀人(外表行为)、动淫念(心中动机)与犯奸淫(外表行为)等。因此,祂从一开始就宣告祂的教导乃是要带出律法的精意: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太5:17)最后祂更极力评击那些表里不一的文士和法利赛人:「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 (太23:27)耶稣显然经常透过圣灵对圣言有深入的聆听与默想,以致能触摸到神对人心中动机的执着,洞悉神律例典章背后的精意。
此外,耶稣默想圣言除了洞悉自己的身份及圣言的精意,也能洞悉自己的使命,不让民众对他的期待来左右祂事奉的优先次序。马可福音记载耶稣行了五个神迹后,众人惊讶,分外希奇,说:「他所作的事都好,祂连聋子也叫他们听见,哑吧也叫他们说话。」(可7:37)然而,耶稣并不认为行神迹是祂到世上来的目的,因为马可福音第一章记载,耶稣在结束了整天忙碌治病赶鬼后的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的时侯,祂就起来到旷野去祷告;而当门徒找到并告诉祂众人都找祂时,祂就说:「我们可以到别处去……我也好在那里传道,因为我是为这事出来的。」 (可1:38)由于这是马可福音记载耶稣孤寂一人祷告三次中的头一次,随后祂就宣告传道是祂来的目的,显示祂透过默想圣言及祷告洞悉自己的身份与使命,神律法的精意,及祂事奉的优先次序!
总结
根据以上四福音书的记载,耶稣透过随时祷告与神连结而能彻底倚靠父神的指引;又透过默想圣言洞悉自己的身份、使命、及律法精意,而能全然体贴父神的心意,从内心涌出活泼的灵命来。
Share on facebook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Twitter
Share on linkedin
Linke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