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吴蕴兰
听《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讲员Agnes自我介绍:“…我有两个恩赐,就是很会哭和很会睡。”我不能不想起好友Irene。她们真的有很多相似之处,无论外貌、声音语调、气质都让人猜是姊妹。我与Irene在山景城基督徒会堂相识已二十年,但这只是第二次遇到Agnes。头一次在一个大型聚会中发觉她与Irene同有在台上“中翻英”的恩赐,赞叹之馀,在会后 上前打个招呼。这次又知道她们另一个相同点:Irene常自称“喊包”,广东话翻普通话就是“很能哭的包子”!
儿童事工的亲密同工
Irene八岁信主,我三十多岁才得救,虽然经历不一样,但同样对儿童的灵魂有负担。她比我年轻,但在教会事奉的经验丰富,与Millicent及CEF的 Jeanne都成为我服事儿童的模范。从1997年开始,每主日Irene与我一同带领四岁到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崇拜。我们在崇拜中分享生活点滴、难处和心中的挣扎,让孩子们认识又真又活的神。
在第一堂问题解答时,有人问Agnes,作mentor最须要留意的是什么,她回答说:“一不小 心mentees 当我是idol (把我偶像化),所以一定要be real, be authentic, and show vulnerability。就是向我真实,把痛痒破碎都告诉mentees,让对方知道我只是见证人,我不比他们好,让他们看见神怎样帮助我,见证神的美善。牧灵最重要的是与他们一同祷告,为他们祷告,藉着祷告一同到神面前,写e-mail好像写祷文,把图画变成祷告。…迦拿的婚宴大缸是空空的,讲章是清水,耶稣的神迹把水变美酒。”
听到这里,我仿佛突然跨越时空,回到多年前的某一个主日,在会堂的208 室中,与Irene带着孩子们在主日敬拜神。那天她的讲题是“令人难为情的宴会”,内容就是耶稣使水变酒的神迹。我还记得她的投影片包括很多自绘的小酒 杯、也用数学计算六大缸酒可以供应多少杯饮料。她把耶稣的神迹从抽象变成具体,让孩子们了解主耶稣的能力是何等的浩大。
故事讲完了,Irene说:“我们不晓得水到底在什么时候被变成酒,但喝的人真真实实地闻到、看到、尝到不同,门徒就信衪。耶稣能改变你和我的生命。我们不晓得改 变在什么时候发生,但旁边的人可以看出我们的不同,他们就想认识衪。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真人真事。”突然她说:“让我来访问Winnis亚姨。”几十双可爱的眼睛看着我,Irene问:“…您信耶稣前生活怎样?…您的丈夫和儿子注意到什么改变?… 后来有什么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
事隔多年,我还记得当时我作传道人快四年,也快要在公立学校完成三千个钟头辅导的实习,丈夫在神学院念书,儿子在念大学,正想从电脑工程转修音乐,前面都是未曾走过的道路。有时我难免会害怕担忧,但Irene那天突发的访问让我再一次被神提醒:“女儿啊,忧什么?怕什么?你不需要做什么,单是我的见证人就够了!”
跨教会的支持团队
同样的安慰和鼓励,在教会内外也常出现。我1998年成为全职传道人,Joyce就把我带到刚成立不久的(大三藩市)湾区女同工团契。当时还没有分区,让我认识很多 姊妹,包括Cecilia, Dora, Amelia, Vicky, Rosanna, Virginia等。后来分区聚会,我参加南湾团契,每月与教会或机构的女传道和师母相聚。那一阵子,当我分享内心的挣扎时,她们都鼓励我:“不要担心丈 夫神学院毕业后做什么。你牧会他可以做机构,他牧会你可以做机构。我们都是神学院毕业的,都曾改变岗位,无论做什么都可以见证神的作为。”
2004年暑假丈夫James神学院毕业后被《众圣徒事工团》以宣教士身份差派到圣城福音教会事奉。我虽难捨,还是在2005年一月挥别十多年的弟兄姊妹,离开儿童事工的好同工、好朋友,和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后经Amelia热情邀请,参加东湾的团契,认识Jill招, Kitty, Debbie和后来的Beth, Ann, Sui, JC等,神的供应超过我所求所想。
2005年十一月,Jill开车带我参加第一届的加州联合退修会,又认识Mimi等从南加州来的女同工。五年来,不单有很好的学习,每年都认识更多同路人,包括从外州来的两位Lily。虽然见面时间不多,姊妹们成为良师益友,彼此代祷的好伙伴。特别感谢Vicky多年接送,无论我在南湾或东湾上车,都有机会深入交谈。每次离营前我都把次年的日期写下,巴不得快一点再与姊妹们相见。
感谢神,今年Dora, Esther刘和Yan在营会中分享《灵伴之旅》,介绍一个彼此牧灵的模式,就是“为彼此聆听神”。我有幸与东湾的Sui及Ann同组操练,不但彼此更深入了解,而她们为我聆听神的引导也让我甚有得着。
门徒的装备及呼召、家庭事工的趋一
我本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但为了替母亲争一口气,从小发愤图强。早年在高科技职场,也算稍有成就。1989年一月28日在许志伟医生的佈道会蒙恩得救,决志当晚培谈的Jill李带我祷告时,我告诉她我曾在天主教小学及基督教中学念书,也曾读《圣经》,但从来没人告诉我当如何信耶稣,来美后一直靠自己打天下。“我现在那么平安喜乐,明天会怎样?”
Jill李说:“你要从灵修开始。”我连“灵修”是什么都不知道!她就代我买《圣经》,用《茁苗》教我初信造就,然后用《更新》出版的《圣徒装备》第一期课程来训练我。Jill每週三晚上到我家,花时间分享生命。当时她正预备到泰国宣教,我也很想同去,但她用经文启发我,不要心急做什么,要先带丈夫和儿子认识耶稣。一年后James信主,我就用《圣徒装备》第一期带领他,由Jill从旁协助。日后夫妻俩一同完成屈长老带领的《圣徒装备》第二到四期课程。
从起初,门徒训练(提后二2)是神对James与我共同的呼召。我俩今日成为何等样人,就是因为有Tom与Sally夫妇愿意带领,给我们机会,先在一个教会服事,最近两年偶尔参予在欧洲和中国各地的门训。2010四月起,我俩将回《众圣徒事工团》服事,跟着他们跑更多的地方,训练别人,也接受更深入的装备。
约瑟是我个人圣经信心伟人的模范,可能与我原生家庭的许多伤痛有关。不过,神竟透过一个名不见经传,甚至被人不屑一顾的小人物来呼召我!那人是谁?就是那在马可福音第五章被“群”鬼附身的人。信主后不到两个月,在1989年三月26日,灵修时念到“那人没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铁链也不能…总没有人能制伏他。”仿佛看到自己从前常对James大发脾气,好像疯了的光景。想到神医治的大恩,心中充满感谢,祷告说:“主啊!我当作什么?”
往下读到答案:“你回家去,到你的亲属那里,将主为你所作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样怜悯你,都告诉他们”(马可福音5:19) 。此后,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先从自己开始,被神破碎建造、与神和好、与自己和好、与家人和好、与众人和好,并把这莫大的恩典介绍给人。当初原想当海外宣教士,但神要我先爱一群特殊的未得之民,在教会、在公立学校服事儿童。后来帮助父母建立亲子关系,日后强调恢复夫妻关系的重要,以及与神和好的首要,一路走来,都是神一步一步的带领。
求师之路、生命中的天使
在营会中,Mimi分享她的求师之路,非常精釆。她很有系统地按着事奉的旅程,现身说法,分享在各时期中生命的师傅带给她的祝福。不同阶段有不同需要,无论 是“上找她”(7位)或是“她找上”(11位),在二十几年中竟有18位(9男9女)是“一对一”带领的mentors,确实蒙福。接下来,有现场采访,由Cecilia访问Agnes和Mimi师徒关系的历程,以下只是她们28年相交的摘要,由心发出,非常温罄。
Mimi:“感谢神!Agnes是祝福,距离不是问题,知道彼此的挣扎,关系亦师亦友,主要是长时间的认识及相知。”
Agnes:“关系要丰富,mentee的主动,initiatives, hungry to seek and learn是最重要的!Mentor不是一天到晚想着她,仍是有共同的历史。Mimi很有条理,很会教导,走mentoring的成长路,必需要be hungry! 虚心的人有福了。”
接下来,我们个人有一段时间反思自己的事奉旅程。基本上,谁曾帮助我成为今天的我,就是我的mentor。振笔疾书,我竟发现自己也有很多mentors,有短期或长期的接触,也有比较刻意到比较随意的帮助。有深入的牧灵(门徒训练者、属灵的导师、教练),偶尔的牧灵(辅导、老师、支持者),也有被动的牧灵(包括当代的模范及历代的英雄)。把名字一一写下来,想到他们怎样影响了我,真是满心感谢神!日后要逐一记下神怎样透过他们来帮助我!
多年来,每逢遇到人生或事奉的转捩点,神都差派天使来帮助我。离开CCIC,曾与Irene谈到神永不误事,定有美意,想不到在新的教会转眼已服事五年半,超过当初所求所想。
营会中也有机会与Agnes单独沟通,她与丈夫多年来对带职基督徒的牧养,每年几次到不同城市探望他们,领退修会,每天写e-mail, 用skype及chat与他们交流,岂不是神最近对James和我下一步的带领?想不到与Irene多年接触,与Agnes一席交谈,神用两姊妹在事奉关键点上给我适时的帮助。回家后翌日一大早兴高彩烈地传电邮给Irene,把与Agnes的合照寄给她,见证神奇妙的开路,并感谢她多年来亦师亦友,不单mentor我,也曾mentor我的儿子。
《基督丰荣》团契第五届退修会结束前,会长Cecilia用一句非洲谚语:“若要走得快,一个人走;若要走得远,大家一起走”来勉励我们。感谢神!不单每时刻与我同在,还赐给我一群如同云彩围绕着我的见证人,亦师亦友,手拉手同走天路!
若要走得快,一个人走;若要走得远,大家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