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员:本会三位创办人——吴淑仪、邱清萍、刘秀娴 | 2021年11月

(阅读文字稿请往下滑看。)

https://youtu.be/yLRcVRq30-w

邱清萍(Cecilia):

“丰荣廿载、继往开来”,让我们在感恩之余,也来谈谈廿年里同工们一起走过的路,发生过的事。先简单几句介绍一下自己吧,Dora你先来。

刘秀娴(Dora Wang)自我简介

我是刘秀娴,大家比较喜欢叫我 Dora。我在基督丰荣团契的事奉特别关注我们中间的女传道,个别联繫那些在事奉上经历挑战的,也经常在各处教导姐妹事奉的圣经基础。过去廿年来,主要在两间华人教会当全职牧者,让我发现姐妹在教会的领导角色非常有限。想起我在写作《还我伊甸的丰荣》过程中发现许多宝藏,神原来很重用与眷顾女性,于是带领姐妹们查考圣经中的女性人物,鼓励姐妹,帮助她们发掘与发展恩赐,刻意装备她们当领袖及圣经老师。我最大的负担是继续从圣经发掘女性人物的故事,及编制查经材料,以提高教会弟兄姐妹的意识,明白神其实很使用与眷顾姐妹。

吴淑仪(Lily Lee)自我简介

我是 Lily,吴淑仪。上个月,我在网上写了一个篇见证文章—— 《我的二十周年 ── 生命的再生》,讲到我二十年前的 quadruple by-pass 的手术,和我参与这些事工的原由。在FiCF 的初期,我是当董事会主席,后来与Cecilia掉换了岗位,我就当了“会长”。世界的苦难、社会的不公义一直都触动我的心,是我全心关注全人关怀的课题。所以 “会长”以外,我一直都负责“社会关怀”的这部门与事工的发展。启动了“柬埔寨事工”以后,我一直都在这事工策划和发展方面事奉。

邱清萍(Cecilia Yau)自我简介

我是邱清萍,跟她们俩位在丰荣路上一同长跑了廿年,一同拓荒和建立丰荣的事工。曾担任过会长和董事会主席。感谢主,Lily 在十年前接过会长一职后,丰荣事工结出很美好的花果;这几年我在总会、香港分会及柬埔寨董事会主席的职份也都顺利地交棒了。总会的潘蒙爱Linda 、香港的康咏琴Vicky Hong和柬埔寨的吴萃芳Vicky Chia都是主所重用的僕人,对丰荣很有承担,也很有眼光,神必定大大使用她们和丰荣各位同工。我目前比较多参予丰荣的灵命塑造事工。

基督丰荣团契的来源

Cecilia:
我们三个人廿多年前合写《还我伊甸的丰荣》(1997年/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出版)(显示该书-再版的封面),后来还成立了“基督丰荣团契”,凝聚了同路人,也发展了不同事工。回首当年一同披荆斩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股热情只能天上来。可否分享当时感动的片段?

 Lily:
我跟 Cecilia和 Dora 写书的缘由和过程,在我的网上见证文章,都有交代过了。但是,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二件很关键性的人生经历,我必须提一下:

1、我是姨妈带大的,她1908年出生,一生单身,十六岁离家读书,廿岁便拿了教育学位,一生办学担任校长与校监。她是上世纪二十到七十年代香港的社会领袖,更是倚靠神办校建校神的使女,每晚跪在床前祷告两、三个小时。在她的教养下,我一直都觉得姐妹可以成为很有贡献和影响力的领袖,也应好好发挥神给她们的恩赐。

2、我的丈夫李立人 Denny是一位天生女权主义者(born feminist),他一直支持我有充份的自由去回应神的召命,给我成长的空间,成全神放在我心中的梦想。我们夫妻之间相互委身,也彼此尊重!

后来我在Westminster 神学院进修时,曾跟教授和advisor提出我不能同意他们对男女不平等的立场!我看到很多姐妹在教会事奉中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就从圣经里“创造–堕落–重赎”的救恩历史做深入的研究,明白两性都享有同等的价值与托付,应在基督里一同活出丰盛的人生。神打开了我的属灵视野,也开拓了我事奉的方向。

Dora:
回想七零年代神呼召我全职当教会行政秘书,那时我还未接受神学装备。我出身男尊女卑的传统家庭,也在福音派教会信主与成长,所以凡事顺服、从不挑战权威。当时常被邀请在姐妹事奉座谈会里当讲员。大概牧师们觉得我凡事顺服,态度正确,就鼓励受委屈的女传道与我联繫。我听见她们的分享,当时还以为她们不够顺服呢!

直至我从神学院毕业、成为教会十位教牧同工中唯一的女传道时,才发觉女传道在教会当领袖实在不容易。我除了在同工会中常为弱势的女性说话外,还目睹一位女传道两年试用期满就在没有合理的原因下,被强迫自动辞职。我顿时醒悟过来:若要挑战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华人文化和福音派教会传统,绝对不能凭我个人的经验,必须有深厚的圣经理据!于是下决心再进神学院,把有关姐妹事奉的争议性经文弄个清楚!

1991年Cecilia邀请我写书时,我正在加州的Westminster神学院进修圣经研究,原文才刚学到皮毛,但尝试写过两份有关女性领导的论文,教授虽不同意我的结论,却仍然肯定我的解经严谨缜密。我深得鼓励,就接受邀请、负责《还我伊甸的丰荣》解经部份,盼望从圣经的真理发掘女性按神形像被造的尊贵、肯定我们重赎后在基督里的丰荣。

Cecilia:
我当时已在中信服事了十多年,有机会全面一点认识北美的白人与华人教会,看到一个令我很不安的现象:不少生命成熟、忠心爱主、热心事奉主、甚至也有神学院训练的姐妹,只因为她们不是男生,就不可以担任领导、教导和讲道的事工。结果她们殷勤栽培的年青弟兄都被按立,当了教会的牧师,加入教牧团,而她们仍然在“圈外”,不得参予领导教会的事工。

我也认识一些姐妹宣教士,在宣教工场尽用恩赐服事神,也得到美国差会的赏识,但是回到美国述职,连主日讲道都不可以;她们在工场所建立的事工,开始成形,有组织、物业和权力的架构,差会就会派弟兄来接管,不准姐妹继续担任领导。这种前后不一的双重标准伤害了不少姐妹的心。她们只能暗中的流泪,欲诉无门!

我当时虽然有比较宽广的事奉空间,有时仍然因性别受到歧视。内心渐渐产生一个很强烈的感动,要做一些深入的研究,从神的话、教会的历史、中西方对待女性的文化现象,弄清楚到底是怎样一回事。感谢主我有机会遇到她们两位同路人,也有机会一起领“姐妹与事奉”的讲座,感动有了共鸣。书出版以后,带来很多的迴响,也产生一个彼此支持和交流的平台,就是基督丰荣团契。丰荣的路就是这样走出来了。

丰荣团契创立的理念及事工发展

丰荣团契创立的理念——男女在基督里成为一,同负家庭、教会及社会的使命,各人按神的恩赐与机会竭尽所能,同心建立天国。为了把这理念付诸实践,廿年来丰荣发展了姐妹事奉、社会关怀、及灵命塑造三方面的事工。现在让我们来谈谈这些事工如何与女性丰荣有关,又分享一下建立过程的甘与苦。

Dora:姐妹事奉事工

姐妹事奉是我们在2001年成立“基督丰荣团契”的第一项事工。我们合着的书出版后,很快得到女传道,师母,宣教士及机构同工的共呜,与我们分享她们在职场及家庭所面临的难处。从写作过程我们明白了,这些难处来自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堕落文化的传统,重建姐妹在基督里的丰荣实在是当务之急。

首先我们在南北加州成立了地区性的支持小组,给姐妹一个空间彼此倾诉与聆听,代祷与支持,欢笑与哀哭。2005年始,这些支持小组联合举办了每年一度的退修会,在其中探讨圣经所启示的女性在神面前丰荣的身份与地位,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基督的丰荣。

为鼓励姐妹使用神所赋予的恩赐,建立基督的国度,多年来我们透过文字,宣扬中国宣教史上的传奇女将,又编制圣经教材,显示神重用及眷佑女性,及纠正传统立场对圣经女性的误解。此外,我们还设立“丰荣姐姐信箱”,解答女传道在事奉上所遇到的各种困难。

姐妹所受的不平等待遇,我们在2000年及2020年两次问卷调查和比较中,看到一些令人难过的现实。

廿年前有一半女教牧每月收入少于美金$2,000,六分之五的人少于$3,000美金;现在一半每月收入在$3,000至$4,000之间,六分之五的人少于美金$4,000,廿年进步不到一倍。廿年来被按立的女牧师百分比,也只从7.3% 增至11.5%!不过,我们仍因神给女教牧同工的突破而一同欢欣。例如,廿年前只有16% 经常有机会讲道,现在约三倍增至46%!然而大多数的女教牧今日仍表示,期盼与男教牧有同等机会运用神所赋予她们的恩赐。 

2021年可以说是我们部门的一个突破,因为首次聘请专职同工以加强我们服事年轻的一代。今年初有两位女传道加入同工行列,因而加添了两个同路人支持小组,其中之一特别服事来自国内的女教牧同工、师母及神学生。也令人兴奋的是,招募了三位对原文释经有负担的姐妹,一同研究圣经中神所重用及眷佑的女性人物,准备在明年举办查经营,实地试用这些材料,日后可以出版供应查经班使用,以建立姐妹在基督里的丰荣。

Lily:社会关怀事工

性别歧视在数千年人类历史中,埋种了莫名的悲痛!妇女与女孩子们受尽欺压与摧毁,其中以性贩卖、性剥削最为可怜!她们的自尊最被践踏,身心灵受残害,丰荣最受亏损,也最伤透神心的性别欺压问题。

柬埔寨丰荣事工(简称PMC)以整全福音抗衡人口贩卖。我们针对柬埔寨妇幼受到性剥削的三大原因:贫穷、教育程度低与性别歧视,发展了 四项相辅相承的事工项目:女儿之家、女子学校、妇女之家、和社区中心,从治疗与重建、教育与御防全面着手,是“行公义 好怜悯”的实践,为这些受压制的姐妹提供医治、辅导、教育、重建和就业的机会,恢復基督里的尊贵的形像,活出丰荣的人生;譲家庭、社区知道,女孩子是神所寳贝的,我们在时间、精神、金钱上的投资是非常值得的!

PMC是社会公义和跨文化的事工,感谢神帮助我们同心倚靠衪,胜过困难,把社会公义付诸实践:

同工与宣教士对神的呼召很清楚,以坚定不移的脚步来回应。我们一同听到受虐妇幼的呼声,看到受害者的苦情,以基督的福音与恩典进入生命破碎的妇女幼女的世界,抗衡不公义,带给她们永恆的盼望!

在柬埔寨建立合作网络、开荒宣教。回想2009年初踏进柬埔寨,我们几番拜访当时在抗衡“人口贩卖”事工中最资深的三大欧美基督教机构 (Chab Dai, AIM, 和 IJM) ,了解情况,吸收经验,然后建立了这第一所抗衡人口贩卖的华人基督教机。

与本地人合作,跨文化宣教。同工深入社群当中,与本地人携手合作,更刻意 栽培扶立本地同工,盼望她们能成为将来的接捧人!

宣教士拓展了“丰荣社区中心”,转化为人父母者的家庭价值观,提升社会对女儿的重视。

建立团队精神。每年平均有四十多短宣队,来自美、港、台,送来不少需用物资,供应社工辅导等专业培训,又为女孩们提供旅游、舞蹈、音乐等治疗,以及医疗卫生性敎育等讲座。

透过“东埔寨丰荣事工”,神不但开启我们的眼睛,更深的看到世界的不公义,更带领我们以行动去参与,改变不公义的状况!面对神“行公义、好怜悯”的吩咐,“基督丰荣团契”不单只以口说“阿们”,更以行动、生命“阿们”回应! 

Cecilia:灵命塑造事工

好,我就来谈谈丰荣团契灵命塑造事工的开启与发展吧。

早在2005年第一届的女教牧退修会里就有人提过出来,看到这是时代与教会的需要,只是时机尚未成熟,渐渐发现我们当中好些姐妹都不约而同在神学院或专科学院接受灵命塑造的训练。2017年水到渠成,叶美珠牧师愿放下在台湾的事奉,来丰荣团契挑起事工主任的职责,神又奇妙的预备了同工团队,及一个可做为丰荣中心的房子,我们当然要勇往直前了。

此事工的目标是:透过属灵操练丰荣内在的生命,以致流露在日常生活里。在灵命的追求上,很多基督徒发现外面活动的频繁,无论是在教会内或社区里,是本地或海外宣教,单靠一股热诚很容易烧尽(burn out),很多基督徒半途而废,也有不少知名领袖不能善终(finish well); 单靠圣经和神学的理论,也难以支撑日常生活很贴地的需要和难题。更重要的,基督教信仰说到底是与神与人爱的关係,在这方面,姐妹一般比较敏锐和重视。

基于以上的考量,丰荣团契开拓灵命塑造事工,一方面是回应时代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发挥姐妹的强项。我们盼望弟兄也看到这个需要,与姐妹一同来追求生命更深度的更新。

感到欣慰的是,无论香港、台湾和加拿大的华人教会,在过去廿、卅年不同的宗派都已开禁,肯定姐妹、按立姐妹,让姐妹可以人尽其才。北美华人教会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改变,但很慢,美国比加拿大更慢。

社会对女性的重视,远比教会为高,社会比教会更愿意接受姐妹的贡献。在美、加,女人任职州长、大法官、公司总裁、大学校长已不是新闻,但许多福音派的教会仍然坚持男性领导,姐妹事奉仍有许多限制。庄稼已经熟了,很多教会苦于人手不足,事工无法开展,却仍然不愿开放门户,让姐妹有同等的事奉机会。主要差派蒙恩的儿女出去收割,希望教会领袖不要再禁止一半,甚至超过一半的教会人才,为她们设限,不能为神的国度尽献所有。

另外感到欣慰的是,我看见因丰荣团契的存在与事工,有些女性的生命有了转机,她们明白了神创造男女的初衷,也看到罪如何污染男女的关係,更经历到在基督里的释放,不再惧怕与疑虑,全然奉献自己,勇往直前。

 

 

男女同是神照自己的形像所造

Cecilia:
男女同是神照自己的形像造的,也同是罪人,而且只要谦卑接受救恩,也同样都在基督里得着更新的生命,也同样领受圣灵的恩赐,作出贡献。很多人都同意男女平等,却认为男人有天赋的地位,一定要在女人之上,这种矛盾的现象,总要男高女低、男主女从的心态,是文化的现象,还是圣经的教导?如何分辨? 

Dora:
神按自己的形像造男造女,又给他们一同管理宇宙的责任,包括生儿育女的管家职分(创一26-28)。那些认为从开始“男人就有天赋地位、必须凌驾女人之上”的信念,可能来自他们对创世记二章18节的误解,那节说:神造女人作男人的“配偶帮助他”。“配偶帮助他”字面是“帮助者配合他”。近代一般解经家已同意“帮助者”在旧约圣经出现绝大多数是指耶和华;因此“帮助者”是强者帮助弱者,而非次要的角色与地位,反而是“配合他”,即“在他前面、与他面对面”,而将“帮助者”降到彼此同起同坐的角色与地位。

“总要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心态”显然是源自根深蒂固、古往今来的堕落文化而非神的心意,因为违背创始男女同尊同荣的明确教导,也违背重赎后新约圣经的宣告“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里都成为一了”。当我们从圣经读到似乎有“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含义,必须分辨是“描述性” (descriptive)的记载,或是“规范性”(prescriptive)的教导。

“描述性”的记载是圣灵启示作者对当时所发生事件的写实,不一定是神所喜悦的事;必须参考圣经一贯性或规范性的教导而确定其意义与应用。

一个人类堕落后旧约创世记三章及其后所描述的一夫多妻制的“描述性”例子,就是圣经忠诚地记载大卫王头六个儿子是他六个妻子所生的 (撒下三1-5),但不表示神贊同大卫王的作为,因为有违新旧约圣经一贯“规范性”的教导:旧约律法要求君王“不可为自己多立妃嫔,恐怕他的心偏邪”(申十七17);新约要求教会领导“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提前三2)。

“规范性”的教导是圣灵启示作者对当代或后代读者的要求,但仍须考虑上下文及当代文化背景而分辨是永恆性或是处境性。例如保罗命令“妇女在会中要闭口不言”(林前十四34),若考虑上下文就会发现他要求另外两种人“闭口不言”都是处境性:说方言者有人翻译就可以开口讲方言了;轮到他说话的先知也可以开口说预言。

同样,女人闭口不言的处境一旦改变,她就可以开口讲话了。其紧接下文“妇女在会中说话原是可耻的”(林前十四35),显然透露当时的希罗文化背景,认为妇女在公众场所,尤其在学道期间,发言是可耻的。今日妇女在会中发言既不再是“可耻”,就可见这命令是处境性,现代不能应用了!

 

 

首頁 | 社會關懷 |事工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