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美珠(灵命塑造事工主任) | 2018年12月31日
十一月及一月的健心操,重点在于操练默观福音的经文。这重要的操练源于宗教改革时代罗耀拉的依纳爵 (Ignatius of Loyola 1491-1556),他也是基督教会历史中耶稣会 (Society of Jesuit)的创办人。
可能许多人不认识耶稣会,也不清楚依纳爵是谁,但若提起1583年到中国传教的利玛窦——最初到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人,且传播西方天文、数学与地理知识到中国,不少人都会感到熟悉。 利玛窦就是耶稣会的教士。2016年在台湾拍摄的电影《沉默》(Silence),讲述十七世纪耶稣会的教士到日本传教的历史故事。1986 年的电影Mission (《教会》)则讲述十八世纪耶稣会教士到南美洲传教的历史事迹。
我常想为何耶稣会的教士在十六世纪后有许多走上宣教殉道之路?他们为何愿意全然委身于主,为福音的缘故不惜付上生命的代价?当我第一次读到伊纳爵的〈献主诵〉,我震撼于他委身的心志,自问我可以做到吗?
主,请你接纳我的全部自由,我的记忆,我的理智,和我的整个意志。
凡我所有,或所佔有,都是你所赏赐的:我愿完全奉还给你,任凭你随意安排。
只将你的爱,和你的恩惠,赏赐给我,我便心满意足,别无所求了。——献主诵
伊纳爵这人有怎样的生命历程,能使他发出如此毫无保留的奉献祷告并创办耶稣会?这些教士可以如此地完全委身与主耶稣基督,甚至甘愿为主殉道。
当我二十年前初次长时间操练伊纳爵的神操(Spiritual Exercise of St. Ignatius)后,发现当时我虽然已信主十多年,但好像从来不认识耶稣。在神操中学习默想主耶稣的一生,我才深深地体会耶稣的生命与事奉,让我的生命与祂相连,并有能力面对事奉中的挑战。
伊纳爵的属灵精粹就在默想福音书中耶稣,以致于教士们可以完全委身于认识祂、爱祂及跟随祂。耶稣会的内在的灵命深度与外在的使命广度,在教会历史中见证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结合——有全然委身的生命,才会有全然牺牲的使命。
伊纳爵是谁?他的生命历程与他的神操灵修与有何相关?伊纳爵对灵修学及教会历史的影响又如何呢?
重生经验与属灵分辨
依纳爵生于一四九一年,出生地是西班牙的罗耀拉堡屋,父母都是当地望族。依纳爵在十三个孩子中最年幼。他原担任财政总长的侍卫,并非职业军人。他追求骑士精神,身上带剑,但无非是对付宵小及吸引美女眼光。
一五二一年五月二十日是依纳爵生命史的转捩点。那一天,依纳爵参加与敌军法国的战役,脚严重受伤,被送回到家乡城堡休养,养病中曾濒临死亡。他为了打发漫长的养病时间而阅读,当时城堡只有一本《耶稣传》和一本《圣人言行》。他读到圣人的各种德行,高超的人格深深打动他的心。他问主:“这些圣人们也是凡人,同我没有什麽分别;他们既然能够有这样高超的境地,为什麽我就不能够呢?”当他体会到读这些属灵书籍所带来的心灵满足与喜乐,看到自己过去的生活太虚浮了,领悟到一个人活在世上,短短数十年的功成名就,不能满足心灵,能满足心灵的只有无限美善的主。
这个分辨,奠定他后来写神操时属灵分辨的基础:一生的关键在于在凡事上选择基督,才有真正的属灵的喜乐。
虚荣心与渴望心
因伊纳爵来自于名门望族,生活浮华,衣着讲究,欢乐场合的浸泡及期待成为战功显赫的骑士等是他的生活模式。纵使他重生得救后,一生最大的挑战也是对付世俗的虚荣心——他一生的刺。他的导师建议他经常地将自己完全交付在主的手中,凡在他身上所有的长处,要留意全部奉献给主,看一切都是祂所赐的,对祂常常表达谢意感恩。
每当他想到导师的劝勉,心中便得安慰,常常禁不住流泪。想必这也是伊纳爵写〈献主诵〉的出发点。他在神操的原则与基础中指出:“取用世物,常该看自己受造的目的;它们能帮助多少,便取用多少;能妨碍多少,便放弃多少。”所以伊纳爵神操很重视在默想经文前,求主的恩典来预备自己的心及留意自己的渴望。常常留意个人生活中最深的渴望(Desire),常常问自己:“我生活中最深的渴望也是耶稣对我的一个渴望吗?”因为你心中的渴望会决定你生命中的选择。
茫莱撒 (Manresa)山洞与神操的完成
伊纳爵重生后一直渴望到耶路撒冷去朝圣。当他由家乡出发到巴塞隆纳搭船时,到茫莱撒的本笃修道院退修避静几天。
但没想到在此逗留几天却成了十个月,其间他经常在卡陶内河畔的一个山洞中祷告,每天祈祷达七个小时,还用好几个小时在圣露西(St. Lucy)医院帮助患病的人们。他每天以求乞维生,且睡在不拘任何人提供的不论什麽地方。他在祈祷中经历奇妙的领悟, 写下了《神操》这本灵修手册。
这是依纳爵生命中的决定性转变,从此,他自觉自己判若两人。他在这河畔注视流水时,体悟到主临在于万事万物中,所有的受造物都有受造的目的,也就是讚美神与服事神。这个领悟使他从刻苦隐修的渴望转向与人分享信仰。他深信耶稣邀请我们加入祂的使命;我们所有的才能、知识和机会都由主所赐。如果一个人真正爱耶稣,他会很想以行动分享爱,以信仰实践正义。所以依纳爵指出:耶稣邀请我们一生就是要“愈显主荣”。这就是耶稣会的宗旨。
因伊纳爵处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代,这时代直指天主教会革新的需要。他在山洞从主领受的神操,此属灵操练回应了这个需要。他留下以耶稣的生平与圣经为基础的着作《神操》,近五百年来,已经有许多人操练,成为教会传统灵修学中最重要的灵修方式之一。此操练默想耶稣的一生, 分成四个阶段或四週。帮助操练者在默观耶稣的一生中,在一切事物中找到主,透过自我意识省察与分辨,培养献身于行动及活出使命。
第一週 神的恩典与人的罪
第二週 耶稣的出生与事奉
第三週 耶稣的受苦与受难
第四週 耶稣的复活与喜乐
默想经文的方式,以教会传统的圣言心祷为基础,加上以五官的感受,身历其境来默想耶稣的一生。(参考上一期的文章)
教育与宣教
一五二四年,伊纳爵结束朝圣旅程后回到西班牙,决定继续接受更多的教育,因为他知道自己所写的《神操》必须具有足够的确实性。写《神操》的启示来自于神,需要与圣经和传统相符,否则教会不会批准。因此,从那时起,依纳爵发愤读书。
对一个三十二岁的人,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依纳爵有毅力,他在巴塞罗那研究了两年文学,转入亚加拉(Alcala)大学,攻读哲学、伦理学、物理和神学。在三十七岁时在巴黎大学开始重新学习,四十三岁取得文学硕士学位。伊纳爵的学习也使得日后耶稣会在宣教事奉中,将建立学校教育及医院当成必要的事工。
参考书籍:
- 圣依纳爵──自述小传‧心灵日记 (Saint Ignatius Loyola──Autobiography & Spiritual Journal) 原着:圣依纳爵(St. Ignatius of Loyola); 译者 :侯景文、谭璧辉 合译, 光启文化事业出版
- 耶稣会会祖:依纳爵这个人 , 原着:多铎; 译者 :涤尘, 光启文化事业出版